伊斯蘭禁止的婚姻種類你知道多少?
來源:
時間:2015-08-27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禁止臨時婚姻
臨時婚姻是指某人與一個女子結婚至一定期,屆時各奔東西。
1、艾布茹拜爾·本·賽目勒·詹黑尼的傳述,他曾跟使者(愿主福安之)在一起,使者(愿主福安之)說:“人們啊,我曾允許你們臨時婚姻,而安拉禁止這種婚姻至到末日。誰還纏身臨時婚約,讓他解除吧,你們不要索回給她們的彩禮絲毫”。
據(jù)奧爾外·本·佐拜爾的傳述,阿布頓拉·本·佐拜爾住在麥加,他說:“確實有些人安拉使他們的心靈瞎了,猶如使他們的眼睛瞎了一樣,他們判定臨時婚姻是合法的”。他是在暗示某人,于是這人沖著他大吼:“你確是一個無知無識的人,以教門發(fā)誓臨時婚姻在穆圣時代通行過”。于是伊本·佐拜爾對他說:“那么你親自試試,你如果以身試法,我必以石頭擊斃你”。伊本·西哈比說:“哈里德·本·穆哈吉爾告訴我他正跟一個人坐著,有人向他們走來,隨后要求給他裁決臨時婚姻,他便準允此人臨時婚姻。于是伊本·艾布阿慕勒對他說:“慢著”。他問道:“怎么?指主發(fā)誓,在穆圣時代我曾這樣做過”伊本·艾布阿慕勒說:“在伊斯蘭初期,對于像吃自死物、血、豬肉為勢所迫的人準允臨時婚姻,后來,安拉禁止了臨時婚姻”。
2、阿里對伊本·阿拔斯說:“先知(愿主福安之)在海白爾戰(zhàn)役時禁止了臨時婚姻和吃家驢肉”。
據(jù)伊本·阿拔斯的傳述,他說:“臨時婚姻是伊斯蘭初期的產(chǎn)物。當時,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他可根據(jù)自己居住的期限聘娶位女子,這個女子為他看管行李財物,滿足他的生理需要。至到當 {除非對他們的妻子和婢女外} (信士章: 6 )這段經(jīng)文下降后,伊本·拔斯說:“除妻室和婢女的之外,凡是羞體皆非法”。
禁止換婚
換婚是指甲將自己的妹妹或女兒嫁給出乙,條件是乙將自己的妹妹或女兒嫁給甲,雙方的聘禮互相交換,或一方交付另一方不交,或者雙方的聘禮相互抵消只字不提。這種婚姻永遠被廢除,因為其中即沒有費用、遺產(chǎn)和聘禮,更無婚姻的律例及婦女的守制期(待婚期)。
1、據(jù)伊本·歐買爾的傳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禁止了換婚。穆散迪在他的圣訓中增加了一句:我問納菲爾什么是換婚,他說:“某人聘娶了某人的女兒,而后者又聘取了前者的女兒,都無絲毫彩禮。同樣,某人聘娶了某人的姊妹,而后者又聘娶了前者的姊妹,無絲毫彩禮”。
2、據(jù)艾乃斯·本·馬立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說:“伊斯蘭中無換婚”。
3、據(jù)阿布頓拉·本·霍爾木茲·艾里阿勒古的傳述,阿拔斯·本·阿布頓拉將女兒嫁給了阿布都拉赫曼,而阿布都拉赫曼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阿拔斯·本·阿布頓拉,他倆成了女兒的聘禮。于是穆阿維葉寫詔書給邁爾旺將其拆散。他在詔書中說:“這種換婚安拉的使者已經(jīng)禁止了”。
換婚不能成立的原因是這兩樁婚姻唇齒相依,好似在說我女兒不能嫁給你,除非你女兒嫁給我。
為了強調(diào)人的價值和精神內(nèi)涵,圣訓禁止換婚,以尊重夫妻關系,提升夫妻關系,使之脫離交易互惠的勾當;也便于顯示家庭的價值和妻子的地位。在伊斯蘭看來,家庭是社會的原始基礎,安拉確已將家庭建立在高級的感官和純潔的愛情之上的。
偉大的安拉說: {她們是你們的衣服,你們是她們的衣服} (黃牛章: 187 )。
又說: {他(安拉)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 (婦女章: 1 )。
圣訓認為,家庭的尊嚴與交易互惠主義不能同日而語。
禁止分娶婚姻
合娶婚姻是臨時婚姻的一種,其道理是一個女人跟人成婚直至同房,事后婚姻解除(俗稱償小密,譯者加)。
其模式是,一個人三休妻子,隨后讓另外一人跟她成婚,其條件是房事之后要休了這個女人,便于她又為前夫合法(跟前夫再次結婚)。
1、據(jù)阿里的傳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說:“安拉拋棄了合娶者和配合娶者”。
2、據(jù)奧古拜·本·阿米爾的傳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說:“我給你們談談一只借種公山羊的事好嗎?”他們說:“好啊”。他說:“這只公山羊就是合娶者。安拉棄絕了合娶者和配合娶者”。
伊布拉欣·乃赫爾說:“合法的婚姻是兩廂情愿的。如果合娶的三人中,即合娶者(前夫),配合娶者(所謂之后夫)和被休的女人,三人中一人舉意合娶,婚姻就是非法的。
蘇菲雅·掃勒說:“如果某人本著合娶的想法娶了被休的女人,然后他想留住這個女人(不想休了這個女人成全原配),我還是贊成他離開這個女人為好,自己再重新跟別的女人結婚。艾哈默德·本·罕伯里和馬立克都如此說: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倆分離。
4、據(jù)納菲爾的傳述,一個人來到歐買爾跟前問:“一個人將妻子三休了,隨后他的兄弟為了成全他的婚姻,二話沒說就娶了這個女人”。歐買爾說:“不行,除非兩廂情愿,我們在穆圣時代把這算作奸淫”。
合娶者宛若借種山羊,遭到安拉的棄絕。他的所作所為要招至安拉和使者的棄絕和惱怒。因為他既無歡送嫁娶的嫁妝媒婆,也無先付后補的聘禮花銷(開支),更無光明正大的宴請賓朋,是非明媒正娶,而在暗渡陳倉。新郎是要交付彩禮的,而合娶者——這只借種山羊卻歪“正”著,不僅成了自己的美差,而且還陰差陽錯地因“功”受祿。他想以自己骯臟非法的精液來洗滌這個女人,其實是在用安拉和使者的詛咒來粉飾這個女人。在如此明確的詛咒下,這個女人是無法合法化,只有通過正確可行的婚姻。
禁止借種婚約
借種婚姻是蒙昧時代的一種婚姻,就是指一個女人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孩子,要求跟某個男人發(fā)生性關系。當時,一個人可以對婢女或自己的妻子說你到某人哪兒向他借種,其間丈夫要退避不得碰她,至到明確她懷了個人的孩子。這種行為只為求得一個子女。
1、據(jù)阿綺莎的傳述,她說:“蒙昧時代的婚姻有四種,第一種,跟現(xiàn)在的婚姻——正式婚姻一樣。男方向女方監(jiān)護人(主事人)求婚,隨后交付彩禮并與之結婚。第二種,一個女人當她的例假期滿時,丈夫?qū)λf你到某人處向他借種,在此期間。丈夫要回避不得接觸她,直到她明顯懷有借種男人的孩子,此時,丈夫愿意,他可接觸妻子(性交)。而借種的行為只是為獲得子女。這種婚姻便是以前的借種婚姻。第三種,一伙人(不超過十個人),他們跟一位女子一一發(fā)生性關系,當這個女人懷孕并產(chǎn)下孩子,過幾天之后他就捎信給這幾個人,任何人都不得拒絕,統(tǒng)統(tǒng)集合到這個女人跟前。她對他們說:你們都知道孩子來自于你們,我已經(jīng)將他生下來了。這是你的孩子!他喊著其中一個她喜歡的人名子,于是孩子就歸這個人,他不得拒絕。第四種,許多人聚在一起,跟一位女人發(fā)生性關系,她來者不拒。這些女人是妓女,她們在自己門前豎起標記,誰想跟她發(fā)生性關系,就可以進去。其中一位女子懷孕生下孩子時,這些人就為此集合進來,并邀請術士看相,然后她將孩子歸給了他們相中的某個人,他要認領并稱之為兒子,不得拒絕。當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被派遣帶來了真理之后,蒙昧時代的一切婚姻都被鏟除了,只留下了今天這種正式婚姻。
圣訓用一道干凈貞潔的柵欄——正當婚姻將人類的生育之源保護了起來。假如生育之道混亂,無論哪一種都合法,那么人們會作何感想?
一個孩子當知道他是通過一種非正當?shù)那蓝鴣淼模@不僅是他自己的看法,于在社會、在法律看來也如此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怎樣呢?
在這千千萬萬個棄嬰中,假如一個棄嬰知道了那個女人便是他(她)的母親,就是她在既無道德尊嚴可言,更無貞操信仰,在扭曲茍合的瞬間將他(她)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的情形又會怎樣?
因此安拉禁止了一切使后代心神不安的渠道,鏟除了一切形式的,將給后代遺留后患的淫亂。
純潔的圣訓倡導的這種渠道,讓孩子誕生的清純無染。孩子只有合法而純貞,才能被接受,才能幸福而吉祥。偉大的安拉是潔美的,他只接受潔美的事物。
2﹑據(jù)艾布胡萊勒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說:“人們啊,安拉是美潔的,他只接受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