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火連天的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區,軍方和塔利班箭弩相對,許多人因此流離失所。政府想要奪回領地政權卻又不作為,塔利班堅持極端手段宣揚“圣戰”,最終的受害者——平民百姓,他們只希望能恢復自己曾經和平的家園。
在混亂的巴基斯坦社會中,也不乏有平民站出來爭取和平。這其中出現了這么一個女孩,瑪拉拉·尤薩夫扎伊,她渴望上學、讀書,渴望獲得正常的受教育權。
瑪拉拉·尤薩夫扎伊,出生于1997年,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歷來最年輕的獲獎者。今年不到20歲的她因為爭取女性教育而聞名世界,同時也遭到了塔利班的威脅。
瑪拉拉是一個穆斯林,她的父親齊亞烏丁·尤薩夫扎伊是一個著名的教育活動家。她十分熱愛讀書,渴望接受教育,曾經夢想成為一名醫生,后來在父親的影響下,希望成為一個政治家。那個時候的瑪拉拉,比其他國家的同齡人要早熟許多。在炮火中的國家成長,她深知底層群眾,特別是兒童,在戰爭失去的基本權利和遭受的苦難。
她希望拯救自己的國家,改變混亂的局面。這些想法從一個小女孩口中說出來,或許有點可笑,但因為發生在巴基斯坦,所以又讓人不得不信。背后的烽煙和女孩眼中的堅定,構成了對政府最大的諷刺。
瑪拉拉在白沙瓦當地的媒體俱樂部發表演講,“塔利班怎能剝奪我最基本的受教育權?”是這個女孩在爭取女性教育邁出的腳步,當時她年僅10歲。
隨著瑪拉拉的出名,她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威脅。報紙上出現的威脅殺死她的訊息,門縫里塞進去的恐嚇信,網絡上的匿名恐嚇信息,瑪拉拉原本就動蕩的生活變得更急岌岌可危。
2012年10月9日,瑪拉拉在放學途中遭到蒙面塔利班分子暗殺,子彈穿過頭部、頸部,命懸一線。所幸,瑪拉拉被接往英國治療,最終頑強的活了下來。
勇敢、智慧,我想這些詞都不足以形容這個女孩。面對槍子炮彈,她堅持自己所想所愛,絲毫不退縮,在戰亂中心向惡勢力宣戰,為全世界的女性和兒童爭取人權,她所做的已經超過我們對于女孩的定義,所言不輸于任何一個政治家,是當初無愧的值得敬佩的人權斗士。
奧巴馬攜妻子一起會見瑪拉拉
BBC對瑪拉拉一家逃離戰爭的過程拍攝了紀錄片,紀錄片上映后,瑪拉拉接受了多個國家的媒體采訪,包括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等?,斃_始出現在電視上,公開主張女性教育。
戳下方可觀看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