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是穆斯林日常生活的規范,守護清真是穆斯林保持信仰虔誠和心靈潔凈的方式。穆斯林以《古蘭經》和“圣訓”為指南,把宗教信仰躬行于實踐,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飲食的清真,是穆斯林從“入口”來守望潔凈信仰的基礎。對于清真的理解和實踐,受地方文化的熏染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在世界各地的表現可謂大相徑庭,盡管在知識與認知方面,都以《古蘭經》和“圣訓”為根本。
一千多年來,中國穆斯林按照伊斯蘭教積極入世和兩世吉慶的宗教理念,在這片土地上過著既謹守伊斯蘭教的信仰又適應社會生活的日子。在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中,穆斯林也經歷了世俗化的過程,但飲食方面的堅守成了穆斯林的底線。時至今日,在全民流動的過程中,穆斯林把飲食與餐飲流通中的是否清真當做守望宗教的核心內容。
日前,青海西寧愛里食品有限公司在配送食品原材料時,有人發現獨立包裝的清真食品與獨立包裝的非清真食品同車運送,引來不法分子沖進店內進行打砸。經地方政府調查,該公司在西寧城東區有3家清真店,經營者均為李某,回族,有清真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手續和清真標志。東關店有員工23名,其中穆斯林員工15名,店長馬某某、生產班長何某某均為回族。該店自產自銷,不存在生產、出售非清真食品的情況。但因在食品配送中存在與獨立包裝的非清真原料同車運送的情況,若干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該公司的違規行為,實施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穆斯林應如何守護清真的思考。
伊斯蘭教以和平和中正為基礎,反對一切形式的非法暴力恐怖行為,要求穆斯林在法律范圍內保護生命、財產、尊嚴、信仰和思想,禁止任何越軌行為。在維護尊嚴方面,伊斯蘭教禁止任何可能傷害他人的行為,杜絕一切不公正的事項。《古蘭經》說,“……真主的確已禁止一切明顯和隱微的丑事,一切罪惡和無理的傷害……”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公平對待和善待與自己相處的人,《古蘭經》明確提出,“……你們絕不能因為怨恨一伙人而不公正……”。由此可見,任何維護自身利益而導致不公平、不公正,甚至極端的行為,都不符合伊斯蘭教法。
清真是穆斯林堅守信仰和守望心靈的基礎。然而,一旦出現非清真的問題,穆斯林該怎么做?在筆者看來,積極主動的解釋和溫和友好的規勸比憤怒的行為更為有效。和平、中正和隱忍是宗教的根本,互動、交流和解釋是應對和處理問題的最佳途徑。用暴力傷害他人而維護自身利益的做法只能增加摩擦,甚至沖突,不僅于事無補,而且得不償失。用暴力行為維護自身利益,必然會觸及國家法律的底線。訴諸法律的方式才是維護自身利益、實現公平處理的有效途徑,也才能彰顯伊斯蘭教本身的和平與中正。
同時,任何宗教都不提倡暴力和恐怖,用暴力和恐怖給宗教貼標簽也有失公平、公正。極端手段是人性本身自我控制和調適的失范,與宗教相背離。對于社會來說,用“暴力與恐怖”來理解任何宗教,也都是誤解和誤讀。
青海西寧坊間出現的穆斯林因為維護餐飲行業的清真而對蛋糕店的監督行為是合理的,也代表了穆斯林的心聲,但是部分人員采取了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是我們絕不提倡的。這部分人員并不代表穆斯林,他們趁虛而入,趁火打劫,擾亂了社會秩序,給蛋糕店造成一定的損失,也給穆斯林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守護清真的過程中,真正的穆斯林應以國家法律為準繩,做到有理性、有節制、有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