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慶典上,經常可以看到也門人身上帶著雙刃彎刀、AK-47自動步槍、來福槍以及手槍等武器。盡管政府曾嘗試收繳槍械,但也門可能是世界上民眾槍械持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刀不離身:與眾不同的也門雙刃彎刀,可以插在腰帶上。這種彎刀是也門傳統男性服裝必不可少的配飾。作為社會地位的象征,這種彎刀經常被用于婚禮中的慶典舞蹈上。但在極端情況下,它也是一種鋒利的武器。
輟學普遍:一個也門小男孩很有耐心地坐在樹下陰涼處,等待游客前來買水果。也門人口中將近一半的人年齡都在15歲以下,很多人被迫輟學找工作養家糊口。
最好的朋友:駱駝被稱為也門男人最好的朋友。圖為一頭駱駝正在享受美食。
吉巴拉村位于也門南部肥沃的山谷之中,曾是11世紀末素萊帝國的首都,這個帝國處于安爾瓦女王的統治之下。女王建造的與眾不同的清真寺尖塔,現在依然矗立于城鎮之中。
街頭說唱:如果在紐約看到戴著頭巾、跳著輕快街舞的人,你可能感到并不驚奇。但是在薩那的也門文化宮,隨著也門傳統音樂跳起霹靂舞,卻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也門年輕人希望這種新的藝術形式能夠替代“基地”組織和伊斯蘭極端主義,以此促進和平和國家統一。“不要恐怖主義”已漸漸成為街頭說唱藝術的新主題。
河床當街道:干旱季節,干涸的河道也能作為高速公路。圖中展示的是也門首都薩那,河道將薩那一分為二,左邊為新城,右邊是老城。老薩那是四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址的也門遺跡之一。
禮拜中的也門婦女
也門有3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 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525年,先后建立麥因、薩巴和赫米葉爾三個王朝。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圖為薩那老城集市。
塔樓式的住宅,悅目的褐色墻面粉刷上的耀眼白色,這就是雪花石膏。這種涂白實際上對建筑物起到了保護作用。每年一度的涂白,可以使房屋防腐,也形成了別樣的風景。
薩那老城是半島東部商道上的重要商站,1988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產。 老城內商賈林立。
也門人最愛吃的佳肴要屬烤全羊了,其最為珍貴的部分是羊頭。圖為賣傳統烤肉的小販。
在薩那老城中,有著410多年歷史的土耳其澡堂一直沿用。 圖為一個也門男子在澡堂中洗澡。
至今還保存的傳統手工業是也門古代文明的印證。也門人過去常常佩腰刀以自衛,而今,腰刀不再用作武器,而和一些手上佩戴的小飾物一樣,成為也門男子特征裝飾的一重要部分。薩那古城中售賣腰刀和腰帶的商家。
也門男子別在腰上的腰刀,上面還印有前總統薩利赫的頭像
薩那城內有50多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大清真寺保存完好,約于630年由也門行政長官、圣門弟子渥卜勒奉穆罕默德之命創建。后經伍麥葉王朝第六代哈里發瓦利德(705~715在位)擴建及其后歷代的不斷重修,得以保存至今。 圖為薩那清真寺。
金碧輝煌的大清真寺內部。
一家人坐在一起學習古蘭
薩那清真寺中閱讀古蘭經的人。
也門婦女裝束嚴格,通常要穿長褲,出門時把身體裹起來,頭要戴面紗,基本都為黑色。圖為身穿傳統覆蓋頭部到腳伊斯蘭長袍的也門婦女在海灘游泳。
頭戴面紗參加大學畢業典禮的也門女學生。
也門另一座古城-希巴姆。希巴姆建立于公元3世紀,位于魯卜哈利沙漠南部邊緣的繁忙商旅通道上,十六世紀的希巴姆城堡被軍事防御墻環繞,是基于垂直建筑規則建造的最古老,最杰出的都市規劃典范之一。拔地而起的古老建筑讓人驚嘆。
卡特樹是一種終年長綠的多年生灌木或喬木植物,生長環境多為丘陵和高原地帶,株高大多培育在一米左右以便于人們采摘其嫩葉。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認為卡特樹葉含有輕度麻醉物質,視其為麻醉品,嚼食卡特也被視為非法。也門的男子,上至國家和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甚至軍人,大多數人都有咀嚼卡特的習慣。圖為也門男孩采摘新鮮的卡特葉咀嚼,后面為卡特樹。
卡特作為也門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也門人進行社交活動的主要方式,其作為也門社會和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現象,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社會和文化職能,每日下午一點后的卡特聚會(QatSession)就是卡特這一職能的主要表現,大多數也門家庭都將自己家里最好的房間辟為卡特屋,以供議事或喜慶時聚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