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彈唱是哈薩克民族傳統(tǒng)文藝的一個典型形式,它代表著哈薩克族獨有的民間文化特色。阿肯彈唱在哈薩克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盛行于哈薩克人中的習俗歌、民歌、謎語歌、馬歌、山歌、水歌、地歌、牧歌、漁歌、宗教歌、戲謔歌與大量的歌謠,無不包含在阿肯彈唱中。
阿肯彈唱的妙趣橫生之處就在于——它通常是要在眾人聚集的場合下舉行,嚴禁阿肯演唱那些現(xiàn)成的經(jīng)過背誦學會的唱詞,那怕是在唱詞中偶爾出現(xiàn)一些約定俗成的詩行也要受到批評。憑借背誦的唱詞演唱的對唱只能在日常生活對唱和傳統(tǒng)習俗對唱中被一般群眾所運用,而在阿肯彈唱中這被視為違紀行為。阿肯在對唱中,必須對對方的唱詞迅速做出反應,在腦中組織起高度邏輯化、藝術(shù)化的語言,逐詞逐句嚴格推敲后,即興應答,這是參加阿肯彈唱者的唯一前提條件。
對唱一開始,阿肯就要力爭壓制對手,不給對方以絲毫的謙讓,使他變得語無倫次,思維混亂,從而使自己占居上風,傲視對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雙方都是毫不客氣地用刻薄的言詞貶損對方,用華美的語言贊美和抬高自己,通常要對對方的面部表情、身材、外貌、對唱時的神態(tài)行為、性格以及對唱藝術(shù)水平的高低進行大量渲染。對唱時,阿肯各自彈奏著冬不拉(或者是闊布孜及其他弦樂器)為自己伴奏。他們彼此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競相炫耀自己的才華。
參加阿肯彈唱的阿肯們的勝敗不在于他們能否進行熟練的即興對唱和運用準確的詞語,因為他們都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高手。按照對唱的規(guī)則,無論對方言詞多么激烈,自己都不能惱怒發(fā)火,只要發(fā)揮聰明才智,運用能言善辯設法戰(zhàn)勝對方。雙方的聽眾都會很公正地做出評價,不偏袒任何一方,還對場上的阿肯們給予不斷的鼓勵。在上述條件下失敗的阿肯必須認可自己的失敗,主動甘拜下風,雙方都會握手言歡,不能無理取鬧否則會遭到人們的厭惡。敗者還要給勝者贈送禮物,小到手帕,大到馬匹不等。
阿肯彈唱如同賽馬、摔交、跑馬、拾銀寶、射元寶、刁羊、姑娘追、彈奏民間曲調(diào)、即興演唱、機智人物對口等民族文化活動一樣被哈薩克人民視為民族的瑰寶,而且阿肯彈唱是其中最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阿肯彈唱藝術(shù)在哈薩克民族精神文化發(fā)展歷史上,在民族自我教育、棄惡揚善、歌頌美德、歌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歌頌勞動、歌頌新生事物,追求美好的未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并成為后來詩人作家創(chuàng)作的巨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