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十個少數民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果對他們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及他們的風俗習慣以及各種生活禁忌不了解,就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很容易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從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會引發沖突事件,不利于加強民族團結。為此,有必要懂得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知識和風俗習慣上的禁忌,才能在與回族穆斯林人員交往中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一、伊斯蘭教及穆斯林
公元7世紀初誕生于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與佛教、基督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由真主創立,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伊斯蘭教的復興者和傳播者。伊斯蘭教最神圣的經典是《古蘭經》,有些伊斯蘭國家甚至將《古蘭經》作為國家憲法。
穆斯林(英語:Muslim,阿拉伯語:????)是對信仰伊斯蘭教人員的稱謂,意為順從者。據統計,全世界的穆斯林約16.5億人,我國56個民族中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撒拉、東鄉、保安族等十個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總人口共2000多萬人。
二、伊斯蘭國家和地區分布
伊斯蘭國家:是指在全國總人口中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全世界180多個國家中,有69個伊斯蘭國家,占全世界國家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中部。具體分布是:亞洲(30個):西亞中東地區——科威特、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阿聯酋、卡塔爾、巴林、伊朗、阿富汗。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東南亞地區——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文萊、布基納法索、科科斯島、吉布堤、加沙地帶。非洲(35個):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亞、索馬里、吉布提、塞內加爾、岡比亞、幾內亞、塞拉利昂、馬里、尼日爾、尼日利亞、乍得、科摩羅、貝寧、布基納法索、加蓬、幾內亞比紹、喀麥隆、莫桑比克、烏干達、蘇里南、科特迪亞、圭亞那。中非、厄立特里亞、摩亞特、贊比亞、坦桑尼亞、多哥。歐洲(4個):波黑、阿爾巴尼亞、科索沃、土耳其。
三、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念、禮、齋、課、朝“五功”
(1)念功:指念誦《古蘭經》,主要是念誦清真言,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使者”。
(2)禮功:即“禮拜”。按伊斯蘭教規定的時間和程序,面向圣地麥加“克爾白”(天房)朝拜真主安拉的儀式。每天進行晨禮、響禮、晡禮、昏禮、宵禮五次禮拜,每周五中午在清真寺聚禮,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在清真寺進行會禮。
(3)齋功:每年伊斯蘭教歷太陰年9月齋戒一個月。齋月里,穆斯林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內禁止吃喝、娛樂等活動。幼兒、病人及孕乳期婦女除外。
(4)課功:即天課,被視為“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賦稅。按照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年都要對自己的財產進行清算,除去正常開支外,其盈余財產的四十分之一,要按不同的課率完納天課。在我國,穆斯林均為自愿捐奉。
(5)朝功:麥加是穆罕默德的誕生地、伊斯蘭教的搖籃和圣地,凡身體健康、經濟條件允許的穆斯林,不分男女,一生中至少要去麥加朝覲一次,完成過朝覲功課的穆斯林,均可獲得“哈吉”的榮譽稱號。
伊斯蘭教與其它宗教的最大區別在于不崇拜任何偶像,信奉和追求兩世吉慶。
四、伊斯蘭教主要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三大節日
(1)開齋節:我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伊斯蘭教歷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在齋月里,人們只能每天日出前、日落后進食,稱守齋。此外,還要清心寡欲,真至齋期結束的一天,這一天要看新月,見月的次日開齋,如未見月,開齋順延,但一般不超過3天,節日期間舉行集體禮拜和慶祝活動。
(2)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古爾邦”的阿拉伯語意為“獻牲”傳說先知易卜接受安拉啟示,要他宰殺其子伊斯瑪儀勒獻給安拉,以考驗他對安拉是否虔誠,當他遵命即將執行之際,安拉派天使送羊一只,命令以羊代替其子。據此,穆斯林逢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就宰牲獻祭,是為“宰牲節”。在中國,每逢節日,穆斯林除參加會禮、前往清真寺聽教長宣喻教義外,人人身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饋贈禮物。
(3)圣紀日:也稱圣忌日,相傳穆罕默德圣人誕生日和逝世日都是在伊斯蘭教歷三月二十日,我國穆斯林習慣將“圣紀”和“圣忌”合伴紀念,稱為“圣紀”。主要是進行講述穆罕默德圣人生平事跡、誦經、贊圣等活動。
此外,還有蓋德爾夜、登宵夜、拜拉特夜、阿舒拉日、圣女忌等紀念日。
五、伊斯蘭教服飾特點
穆斯林男性要戴禮拜帽(普遍為白色,但不同地區款式顏色有不同)一般喜歡在白襯衣外再穿上一件黑色的小背心。
穆斯林女性要戴頭巾,有黑色、白色、咖啡色等多種顏色。有的國家要求婦女要穿連衣裙,且必須要長袖的,不能穿緊身的,不能露出身體線條和肌膚,而且要穿素色的。穿裙子要穿深色的長筒襪,如果是淺色的,不能是太通透的。
一些伊斯蘭教國家的穆斯林喜歡穿長袍。
注意:不得隨意品評穆斯林服飾特點。
六、穆斯林民族清真飲食的基本知識
穆斯林民族對飲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在飲食中界定了許多合法(伊斯蘭教法)與非法的食物。這些界定,既與伊斯蘭教信仰及風俗習慣有關,同時也與一個民族飲食文化的形成有著密切關系。
“清真”是伊斯蘭教的專用名稱。清真飲食是指符合伊斯蘭教法律例供穆斯林食用食品的統稱。“清真食品”意為“穆斯林可以食用的食品”。清真食品的生產加工必須符合伊斯蘭教教規的規定。
穆斯林民族飲食禁忌習俗包括:禁食自死物,禁食血液,禁食豬肉,禁食非誦念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禁止喝酒、吸毒。
禁食自死物:自死物,指所有未經屠宰而自然死亡的禽畜,包括因疾病、饑餓、跌撞、衰老等各種原因而死亡的動物。但魚類在整個自死物中是個例外,《古蘭經》明確說:“海里的動物和食物,對于你們是合法的,可以供你們和旅行者享受。”
禁食血液:伊斯蘭教認為血液是污穢之物,是禁止食用的。
禁食豬肉:伊斯蘭教認為豬是污猥、不潔的動物,吃豬肉是引起許多疾病的根源。要求穆斯林必須遵守這一戒律。
禁食不以真主之名或未誦念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伊斯蘭教規定,在宰殺可食的動物時,必須要誦念“奉真主之名而宰”的經文,而且必須放凈血液,這樣的肉才可以食用。沒有誦念真主之名或提及真主以外的其他神、人物、偶像的名字而宰的動物,是不符合清真要求而禁食的。
禁飲酒,吸食毒品: 伊斯蘭教認為飲酒、吸食毒品容易亂性,不利身體健康。
七、接待穆斯林賓客應注意的禮儀與禁忌
1、虔誠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沙特阿拉伯麥加方向進行五次禮拜,在他們禮拜時,不能站在他們的前面,要避開他們朝拜的方向。不要新鮮好奇,看熱鬧、品評、笑話,更不能打擾他們禮拜。
2、穆斯林一般都認為左手是拿臟東西的,忌諱用左手給別人傳遞物品,特別是食物。給穆斯林遞東西時,注意一定要用右手。
3、大多數穆斯林國家,異性之間往往不握手。因此,遇到穆斯林女性時,男士不要主動與穆斯林女性握手,也不要主動向穆斯林女性表示熱情或對其注目凝視。
4、陪同穆斯林賓客進入清真寺,要衣冠整潔,不可袒胸露背,不穿短褲或短裙;未經阿訇許可,非穆斯林不可進入禮拜大殿內。
5、在穆斯林面前,絕對不允許對安拉、穆罕默德信口評論,不要非議評論伊斯蘭教及其教義。
6、招待穆斯林客人,最好去清真飯店就餐。如在家中,則需注意餐具中不可有穆斯林忌諱的食物或圖案。伊斯蘭教規定禁止飲酒,故不宜主動向穆斯林客人“敬酒”。一般用果汁和茶,最好用罐裝飲料招待。
八、饋贈禮品應注意的禮儀
(1)向穆斯林贈送禮品絕對不能贈送以豬類產品制成的禮品及麻醉類制品的禮品。
(2)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所以也不要向穆斯林贈送任何帶有人物肖像、雕塑、畫像等偶像類的禮品。
(3)男士不要主動與穆斯林女性握手,不主動向穆斯林女賓贈送禮品。
對于穆斯林送給你的贈禮,則要欣然接受,不可過于推辭,以免引起誤解。
九、賓館客房服務擺設應注意的事項
(1)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所以在穆斯林客人入住的房間里,不要擺設任何肖像、人像雕塑等偶像類的照片、雕塑、畫像,也不要擺設獅、虎、豹、鷹等生性兇猛動物的雕塑、照片、畫像。
(2)伊斯蘭教要求女性穆斯林要遮敝肌膚,所以在穆斯林客人的房間里不要擺設衣著暴露的女性尤其是裸體女人的照片或畫像。
(3)最好能在穆斯林入住的房間內,備一條禮拜用的小禮拜氈,方便他們每天進行五次禮拜時使用,可在賓館房間內設置一個指南針,或張貼指向西面方向的標志,以方便他們知道禮拜朝向的方向。這樣做,成本也不高,但入住的穆斯林賓客會感到這是賓館對他們宗教信仰的充分尊重和特意照顧。
(4)在穆斯林賓客住房門前出入必經的地方,不要放置豬肉或豬的畫像塑像、裸體女性畫像塑像,拜神用的神臺香燭,獅、虎、豹、鷹等生性兇殘動物的畫像、雕塑等伊斯蘭教禁忌物品,以免產生認為對其不尊重甚至是侮辱的誤會。
(5)穆斯林認為向著麥加“克努白”天房大小便是不敬的,我國是在麥加的東面,注意盡量避免提供便盆正面對著西面方向的衛生間讓穆斯林使用。
(6)在有較多穆斯林賓客入住的情況下,如能在賓館播放一些阿拉伯音樂,會使穆斯林客人倍感親切,產生賓至如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