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談?wù)摦敶信嗄甑脑掝},包括他們的困惑。真主賜予他們很多恩典,同時,也為他們準備了很多考驗。其中,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就是婚姻。
人們將婚姻納入復(fù)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成為人們的負擔(dān)。真主使事情容易,人們卻讓它困難;造物主使事情寬大,被造物卻使它狹隘。
伊斯蘭主張,結(jié)婚是一件善功,是一件近乎主命的圣行。
安拉將婚姻設(shè)為一項定制。他沒在伊斯蘭中制定僧侶制,也不允許人們過脫離現(xiàn)實、與世隔絕、獨身主義的生活,認為這是惡魔的行徑。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結(jié)婚,他的眾弟子們都結(jié)婚。他們中有人說:“假若我的生命只留下十天的時間,我一定會結(jié)婚而不以單身去見安拉。”
結(jié)婚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人類不能過單身生活,安拉創(chuàng)造了阿丹以后,又為他創(chuàng)造了一位妻子,并且對他說:“你和你的妻子同住樂園吧。”(《古蘭》2:35)人們?nèi)狈σ缿偎陌閭H時,生活變得乏味而艱難。
結(jié)婚是宇宙萬物的一個天性。無論動物或植物,甚至礦物(非生命物),都有配偶。偉大的安拉在《古蘭》經(jīng)中說:“我將每種動物造成配偶,以便你們覺悟。”(《古蘭》51:49)
如果說這是宇宙的規(guī)律、萬物的天性的話,那么人類也不該脫離這種宇宙規(guī)律、自然天性,而應(yīng)去尋找另一半。
在阿拉伯語和尊貴的《古蘭》經(jīng)中有一種有趣的表達方式,即:當一個女人和男人結(jié)為夫妻時就被稱為“???”,阿拉伯文單詞“???”為“兩個”、“一雙”的意思,正如他們兩個人的心里面互相裝著對方一樣,表面上他們分別是一個人,實際上他們是“一對”。
婚姻生活是人類的天性需要。人類的生活體系以這種神圣的形式得以發(fā)展和延續(xù)。伊斯蘭鼓勵人們結(jié)婚,正如清高的安拉所意欲的那樣:“安拉以你們的同類做你們的妻子,并為你們從妻子創(chuàng)造兒孫。”(《古蘭》16:72)據(jù)艾奈斯(愿主喜悅他)傳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曾命令我們結(jié)婚,他曾嚴厲禁止我們過獨身生活。”穆圣還說:“你們當娶一個你們愛慕的、善生孩子的女子為妻,以便復(fù)生日我以你們勝過其他圣人。”
結(jié)婚是延續(xù)生命、傳宗接代的方式。生命的延續(xù)靠婚姻完成,決無它途。有些宗教認為,人活著是一種不幸,世界充滿痛苦和悲哀,人應(yīng)通過斷絕生育而得解脫,所以他們不結(jié)婚。伊斯蘭是反對這種悲觀主張。伊斯蘭認為,人的生命是美好的,人們應(yīng)該選擇愛慕的人結(jié)婚。
婚姻是家庭的基礎(chǔ),從這里產(chǎn)生良好禮儀和無私愛心:父母之愛、子女之愛、姊妹之愛、骨肉之愛……婚姻是家庭的開始:“眾人啊!你們當敬畏你們的養(yǎng)主,他從一個人創(chuàng)造你們,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并且從他們倆創(chuàng)造許多男人和女人。你們當敬畏安拉——你們常假借他的名義,而要求相互的權(quán)利的主——當尊重血親。(《古蘭》4:1)
家庭的綠蔭之下,還溢滿寧靜、愛和仁慈:“他的一種跡象是:他從你們的同類中為你們創(chuàng)造配偶,以便你們依戀他們,并且使你們互相愛悅,互相憐恤。”(《古蘭》30:21)這是安拉的一種跡象。社會的基本細胞由婚姻產(chǎn)生,然后,不斷壯大:“他就是用水創(chuàng)造人,使人成為血族和姻親的,你的主是全能的。”(《古蘭》25:54)
婚姻保護人類的本能。這是真主的睿智。伊斯蘭不否認這種天性,并加以引導(dǎo)、教育、完善、升華。有些人認為這種本能是穢行,他們鄙視、禁錮它;這同另一個極端是一樣的:認為人和動物是一樣的,沒有合法、非法之分。伊斯蘭則持中庸立場,禁止人們淫亂,以結(jié)婚為合法事物,使人們在婚姻范圍內(nèi)享受這種天性。“她們是你們的衣服,你們是她們的衣服。”(《古蘭》2:187)“你們的妻子好比是你們的田地,你們可以隨意耕種。”(《古蘭》2:223)
先知(愿主福安之)呼吁眾青年說:“年輕人啊!你們中誰能夠成家,就讓他結(jié)婚吧,結(jié)婚更能使他降低視線、防止淫亂;不能結(jié)婚者就讓他封齋吧,封齋可控制其性欲。”
伊斯蘭要求人們結(jié)婚。前輩們積極響應(yīng)這個號召,并且使其容易,為其提供方便。而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卻把這件事變得繁難。我們看到許多獨身的男青年和“老姑娘”依然沒有結(jié)婚。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在婚姻的路上設(shè)置了重重障礙。這些障礙中有物質(zhì)方面的,也有社會方面的,還有個人方面的。
年輕人不能結(jié)婚,除非有錢,而且是多多的錢。對一個剛畢業(yè)、站在人生起跑線上的年輕人來講,這是不可能的。是的,他確實需要支付聘禮。但人們把聘禮的價位定得太高了,似乎這展現(xiàn)了個人的價值。尊貴的先知說:“最好的彩禮是最便宜的。”“誰能為求婚、彩禮打開方便之門?”歐麥爾?本?罕塔布曾說:“你們不要提升彩禮的價位。假如這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今世之事,先知(愿主福安之)會比你們更多送彩禮。事實卻并非如此。”
是的,先知(愿主福安之)許配女兒時沒要過什么。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女兒法圖麥結(jié)婚時,阿里?本?艾布塔里布只送給她一件盔甲。
艾哈邁德?本?罕白里拒絕把女兒嫁給哈里發(fā)的兒子,寧可把她許配給一名學(xué)生。他問這個學(xué)生:“孩子啊,你手頭上有什么?”學(xué)生答道:“以安拉起誓,我只有一枚迪爾汗。”他說:“那就憑這個迪爾汗,我把女兒嫁給你。”
有些地方流行訂婚禮物、嫁妝,有些地方流行送金銀首飾,還有訂婚、結(jié)婚大宴,購房、布置家具——要么是陳設(shè)著現(xiàn)代家具的套房,要么是別墅。結(jié)婚以后,人們又創(chuàng)造了“蜜月”。——于是負擔(dān)又多了一件。
事情變得繁難。但這并不是安拉對我們的要求。
于是,年輕人都在攢錢,也許為結(jié)婚而債臺高筑,終日寢食不安,也許向銀行借貸,為此而支付所貸金額加利息。——于是從結(jié)婚那一刻開始,他就公然對抗安拉和使者了。
社會方面,年輕人一提出結(jié)婚,就遭到拒絕。因為他們門不當戶不對。這也不是安拉設(shè)立的標準。
有些人認為婚姻雙方應(yīng)該在出身、門第、職業(yè)等方面相當,也有人反對這種說法,他們說:“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古蘭》49:13)擇偶的標準應(yīng)該是信仰和道德。先知(愿主福安之)說:“如果你們遇到中意其道德和信仰之人,那么就當把女兒嫁給他,否則,大地上會滋生迫害和大亂。”他還說:“如果你要嫁女兒,就把她嫁給有信仰的人,如果他愛她,必會善待她;如果他生氣,也不會虐待她,他敬畏安拉。他會善待她、體貼她;或者和她友好分手,不忘以前的恩愛。”這才是真正有信仰的人,也是應(yīng)該珍惜的人。
那些堅持門當戶對說的人們認為,學(xué)者跟有權(quán)勢的人家門當戶對,因為知識能提高其擁有者的等級。但是,當婚姻受出身、門第制約時,我們的階級就會像印度教一樣,無法實現(xiàn)階級間的流動。伊斯蘭反對這種做法。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子女的幸福。清高的安拉說:“你們中未婚的男女和你們的善良的奴婢,你們應(yīng)當使他們互相配合(結(jié)婚),如果他們是貧窮的,那末,真主要以他的恩惠使他們富足。真主是富裕的,是全知的。(《古蘭》24:32)
另外,婚姻還受到男女青年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們希望對方是完美無瑕的——這顯然不可能。
先知(愿主福安之)曾說:“你當為四件事娶妻:她的財富、她的門第、她的美貌、她的信仰。得到一名有信仰的女子,足矣。”“今世最大的享受,莫過于有一個清廉賢惠的女人。”“一個有教門的女人,你看著她,你會開心;你吩咐她事情,她會順從你;你不在時,她守候你。她敬畏安拉,保護你的名譽、孩子和財產(chǎn)。”“賢淑的女子是服從的,是借真主的保佑而保守隱微的”(《古蘭》4:34)
年輕人應(yīng)該找一個有教門的愛人守候他、愛護他,與他一起過幸福生活。即使經(jīng)濟上有些困難,她的美德仍會減少他的煩惱。阿依舍(愿主喜悅她)傳述道:“你們當和女人們結(jié)婚,她們會給你們帶來財富。”
有些青年把信仰沒有的事情強加于自己,比如:“我不要有工作的女孩。”其實女孩有工作并不是件壞事,只要女孩從事的工作合法。
《古蘭》為我們講述了穆薩圣人在麥德彥泉邊遇見兩個姑娘的故事:“……他說:‘你們倆為什么這樣呢?’她倆說:‘我們要到牧人們使他們的羊離開泉水,才得飲我們的羊,我們的父親是一位龍鐘的老人。’他就替她倆飲羊……”(《古蘭》28:23—24)兩個女孩因父親老邁而工作、牧羊,這是家庭的需要。
還有些青年害怕文化水平高的女人。原因無非是不自信,不求上進,不敢與她探討學(xué)習(xí),擔(dān)心她對他要求較高。正直上進的青年決不介意娶有知識的女子為妻。憑著優(yōu)美的知識,這樣的女子更有潛力成為好妻子、好母親。
有些女青年則幻想著白馬王子,為婚姻定下條件,比如轎車,別墅。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女兒法圖麥與艾布?塔里布的兒子阿里結(jié)婚時,她要親手打掃房間,用雙手推磨,和面做饃饃。她經(jīng)常擔(dān)水,雙手上留下了痕跡。有一次她隨丈夫去先知(愿主福安之)那里訴苦說,想要一個傭人。先知(愿主福安之)說:“我指示給你們一件比有傭人更好的事情,好嗎?”他倆說:“好呀,安拉的使者!”使者說:“你倆睡覺的時候念????? ????(贊頌安拉)三十三遍,????? ??? (萬贊全歸安拉)三十三遍,???? ???? (真主至大)三十三遍,這對你倆來說,比有傭人更強、更好。”他以此要他倆借記念偉大的安拉來面對苦難和壓力。
穆斯林婦女應(yīng)該成為丈夫的賢內(nèi)助,精心地照顧家庭,和他同甘共苦,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為什么非要嫁有錢人?安拉至知這些錢財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
陪著年輕的丈夫,腳踏實地地從艱苦奮斗開始吧。
這就是伊斯蘭。
我們要理解婚姻,也要讓子女理解。幫助男女青年互結(jié)連理。
祈求安拉默助我們做他喜愛的事情,祈求他教給我們有益的知識、并使我們因此受益,他確是全聰?shù)摹⑴R近的。
祈求真主寬恕我們。他確是至宥的、至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