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愛國愛教的好公民敬主愛人的穆斯林
來源:
時間:2014-03-2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淺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鮮明肯定普世價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世界上的文化千姿百態,紛繁多樣,但傳播廣泛、影響深遠的大文化其實為數不多。伊斯蘭文化便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大文化體系之一,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在世界文明史上發揮了承前啟后、溝通東西的歷史作用,澤被三洲,影響廣遠。今天,世界上有50多個伊斯蘭國家,有16億多穆斯林人民。伊斯蘭文化依然富有活力,與當代世界的和平發展和一系列國際事務密切相關。伊斯蘭文化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敬主愛人”。敬主,就是認主獨一,遵守主命,體現在:崇敬、愛戴、崇拜、順從、敬畏,愛人就是順從使者,完善道德,益濟人群,體現在:和平、公正、中正、和諧、博愛、寬容、平等、自由、崇尚道德與崇尚知識。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矛盾。
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穆斯林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強調愛國、倡導團結、要求順從、鼓勵熱愛生活、重視守法踐約……我國穆斯林確立正信,分辨是非,抵制極端,反對暴力;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熱愛生活,積極為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做貢獻,開辟出了一條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正確路徑。民族宗教工作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愛國愛教”就是具體的體現,只有結合好,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把宗教工作納入到現代化建設中去,納入到改革發展的大局中去。只有當全社會恪守的核心價值觀真正確立起來,社會的共識才能達到,共同的約定才能形成,準確的把握“三個倡導”,一方面要以宏觀到微觀,充分看到國家的富強與社會的進步是個人的幸福的基礎。只有國家好、社會好,個人才能好。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從人的訴求出發是一切道德信仰能夠落地生根的關鍵。要立足人的精神需要,打通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互動通道,把與人們的精神世界產生共振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入點與落腳點。在基層宗教工作中,在穆斯林群眾中,把伊斯蘭教“敬主愛人的價值觀”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同結合宣傳教育穆斯林群眾,形成正能量的價值觀念,化為人們的自覺遵守的道德法規,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穆圣不僅努力宣傳伊斯蘭教,而且教導穆斯林要熱愛家鄉建設家鄉。他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廣大穆斯林做出了榜樣。他愛麥加,愛麥地那,愛阿拉伯半島。當年,穆圣受到迫害,被迫離開家鄉麥加,遷往麥地那。在離開麥加這塊養育了自己多年的土地時,穆圣滿懷深情地說:“指主發誓!的確你(麥加)是近主跟前最受喜愛的,也是我最熱愛的土地,若不是他們驅逐我,那么,我絕不會離開你。”“主??!求你使我們的麥地那繁榮吧!主?。∏竽闶刮覀冐S衣足食吧!主??!求你把兩倍于麥加的吉慶賜予麥地那吧!”
據伊本·歐麥爾傳述:“我們同穆圣一起旅行,途經一村莊,穆圣欲進入時念三遍:‘主??!求你在此地給我們吉祥。主??!求你賜給我們此地的豐碩果實。求你使我們與善良的村民之間彼此友好。’”
據阿伊莎傳述:穆圣每臨近一城,欲進入時念:“主??!我向你懇求這里的吉祥與恩澤。我求你護佑,勿使這里遭受害處及各方面的不幸。主?。∏竽阗n給我們這里果實,求你護佑我們免遭瘟疫。求你使我們與這里的善良者彼此友愛。”穆圣對阿拉伯半島的愛,對半島各地的祝福溢于言表。
我們穆斯林應以穆圣愛祖國愛家鄉、建設家鄉為光輝榜樣,時時激勵自己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積極投身社會建設,為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把伊斯蘭教中“敬主愛人”核心價值觀融入一同,無論哪個層面,都應該認真宣傳教育,使其踐行于個人行為中。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主動性。
天橋區小寨村是以農業為主的回族村。隨著改革開放多業并舉開創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輝煌成績。過去底子薄,收入低,居住條件差。改革帶來機遇,帶來發展,同時社會矛盾、家庭矛盾、經濟糾紛不斷出現,無論農業生產、運輸業、還是清真食品、屠宰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不良現象影響著經濟發展、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經濟、改善貧窮落后面貌,在價值取向上正確引導,教育穆斯林群眾遵規守法,弘揚正氣、團結友善。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發展需要價值導航,他們結合本地本村實際,提出了“法德并舉”措施,把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同伊斯蘭教的教義教規結合起來,教育引導穆斯林群眾。通過整改,真抓實干,從不同層面引導教育,目前該村已舊貌換新顏,居住樓房化,設施現代化,教育、醫療等公建設施俱全完善,經濟發展,家庭和睦、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社會穩定,被全國全省評為民族團結進步集體。實踐證明,一個民族和國家貧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如果失去信仰就無方向、無理想。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全面教育以及宗教教育中去,同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聯系起來,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聯系起來,我們就能不斷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不僅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穆斯林有義務模范遵守法度,以促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我們伊斯蘭教崇尚自由、平等,追求公正、法治,重視團結、友好。
真主在《古蘭經》中向我們昭示:“眾人??!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49∶13)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人類同出一源,都是人祖阿丹的后代,理應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所以,尊貴的《古蘭經》又說:“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8∶61)“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60∶8)
穆圣在著名的“辭朝”演講中也呼吁全人類要互相尊重、相互團結。穆圣說:“人類??!你們的主是同一個主,你們的祖先是同一個祖先,你們都是阿丹的子孫,阿丹來自于泥土。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優越,非阿拉伯人不比阿拉伯人優越;紅種人不比黑種人優越,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優越;所不同者,只在敬畏真主和工作善美而已。”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是自由、平等、互助的關系。
每個穆斯林都須根據真主的法度組織各人的生活,維護身心健康;社會或國家遵循真主的法度制定規章制度,管理社會,實現公正和法治。全世界穆斯林同屬一個穩麥,因為有共同的信仰和法度,人人服從真主的命令,端正言行,遵從先知穆圣的圣訓為生活指南。遵循真主法度者,是直接受惠者,不論個人或全社會。
《古蘭經》說:“我使你遵循關于此事的常道。你應當遵循那常道,不要順從無知者的私欲。他們必定不能為你抵御真主的刑罰一絲一毫。不義者必定互相監護;真主是監護敬畏者的。這是世人的明證,也是對堅信的民眾的引導和恩惠。”(45﹕18-20)
無容置疑,人類是需要指導的,行為須有規范。這個規范的原則從哪里來?一個人根據個人習性和愛好難以確定人生光明道路;萬能的真主為人類社會設置的法度,應是人類社會最公正無私的天平,生活準則,道德價值觀,治國基本原則?!豆盘m經》說﹕“真主的確命人公平﹑行善﹑施濟親戚,并禁人淫亂﹑作惡事﹑霸道﹔他勸戒你們,以便你們記取教誨。”(16﹕90)因此,穆斯林有義務模范遵守法度,以促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
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也是穆斯林的擔當和責任,彰顯出穆斯林的高度與大義。
伊斯蘭教主張“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愛國是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是穆斯林應盡的義務。愛國必須認定自己的屬性、身份。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00多年,各族穆斯林世代生活在中國這片熱土上,不斷繁衍生息,穆斯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穆斯林和各族兄弟一樣接受著真主的恩典??梢哉f,愛國是公民的責任,中國穆斯林是中國的公民,愛國應該是信仰中的堅守,也是穆斯林的擔當和責任,彰顯出穆斯林的高度與大義。
推而廣之,敬業、誠信、友善,凡是做對國家有益的行為,都是愛國表現。體現了穆斯林對“愛國是伊瑪尼的一部分”的使命感、責任感。無論是“五四”運動,還是抗日戰爭,都有愛國穆斯林涌現。無論是抗震救災,還是和平建設,都會有憂國憂民、心系國家發展、勇擔時代使命的穆斯林,他們體現著中國穆斯林愛國愛教的情懷。
歷城區并渡口村是山區回漢民雜居村,經濟比較落后,回族人口也只有530余人。馬先營阿訇一待就是十余年,以實際行動踐行伊斯蘭“敬主愛人”的核心價值觀,在艱苦的條件下,認真履行宗教操守,宣傳經典教義,服務穆斯林群眾,同時積極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導穆斯林群眾,發揮正能量的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敬主愛人”,一是對真主的“敬”,一是對人類的“愛”,兩個概念構成了穆斯林的處世為人基本立場和態度,規范著每一個穆斯林言行舉止。濟南回民小區清真北大寺寺管會主任馬俊義、南大寺主任馬新慈多年來一心一意為著清真寺管理工作,拓寬思路,改進觀念,端正教風,努力開創城市清真寺管理理念,積極服務穆斯林群眾,為穆斯林群眾提供良好的宗教活動場所。工作上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把握“三個倡導”24字要求,用壁報欄、學習會、“臥爾茲”演講、印發宣傳冊等形式,讓穆斯林群眾受教育、走正道,發揮正能量。南大寺、北大寺先后被國家宗教局、省民宗局等給以“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單位”“全省民族團結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對敬業行為、為人誠實,與人友善的要求來自信仰,作為虔誠信仰者,無論做什么工作,務農、經商、從教、從政,只要舉意端正,動機純正,利己利人,成人成己,那么,就是在做神圣的“阿麥里”(善功),就是在從事一項崇高的事業,而不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謀生的職業。既然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就必須有敬業精神,必須誠實無欺,做到與人友善,因為這不是單純養家糊口的手段、為人處世的態度,而是在履行真主所賦予的使命。對真主所賦予的使命,只能像履行“五功”等宗教功修一樣,認真對待,一絲不茍,絕不能馬虎敷衍。
愛國、敬業、誠實、友善為天命的思想貫穿于每一位穆斯林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履行這種天命的過程中,行為者不得喪失崇高的善的意志能力,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在現實中所從事職業的興衰問題,而且還關乎著我們靈魂的得救問題。在我們穆斯林的信仰里,現實生活與信仰是融為一體的,信仰是現實生活的基礎和動力,而現實生活又是信仰的外在體現。
親愛的朵斯提!我們一定要以穆圣為榜樣,發揚我國穆斯林光榮傳統,與各民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敬主愛人的穆斯林,建設和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
主啊!祈求你使我們熱愛祖國,完美我們的信仰吧!主??!祈求你使我們的祖國繁榮,各民族人民團結和睦,豐衣足食吧!
責任編輯/劉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