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總裁在臨夏南園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考察。
中國清真網9月23日臨夏訊:近年來,臨夏市和政縣大力發展啤特果產業,以和政基地為主的整個臨夏州掛果面積達7.1萬畝,總產量12353噸;當地的企業也用啤特果作為原料,開發出各種飲品,使啤特果深加工成為當地的一項支柱產業。近日,本網總裁一行來到位于臨夏南園啤特果公司,考察清真啤特果飲品的生產銷售情況。
在甘肅臨夏,有一種奇異的梨,叫啤特果,土名也叫芽面包、皮胎果、酸巴梨,外表呈醬褐色,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啤特果樹是生長在海拔2100--2400米的一種獨特古老樹種,這種果樹比一般果樹大,掛果期長,產果率高。
南園啤特果生產線
啤特果樹在谷雨前后開花,端午節前后落一次弱果,立秋后果實成熟,由青轉黃,并散發出一陣陣果香味。但是剛剛摘下樹的啤特果,雖果香撲鼻,卻又酸又澀,不能食用。當地人想出一個辦法,把啤特果放在裝滿麥草的筐里“捂”,或者放在果子架上進行“出汗”,這樣過半個月后果子由硬變軟,色澤由黃轉成醬褐色,這時就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果子,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