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芳教授 任教專業: 文學-中國語言文學類 在職情況: 在 性別: 女 所在院系: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代表性著作: 《蒲松齡評傳》、《聊齋志異創作論》 代表性論文: 《神鬼狐妖的世界—聊齋人物論》 專業: 法學-政治學類 研究方向: 中國古典小說、蒲松齡研究 馬瑞芳1965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是我國研究《聊齋志異》的著名專家。現任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紅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人大常委。馬瑞芳教授的學術活動主要體現在古代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創作兩方面,她的創作被評論界稱為“教授文學”,她也因此擁有了“教授作家”的美譽。 主要著作有:《天眼》 、《感受四季》、《假如我很有錢》、《野狐禪》、《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條》等,主要學術著作有:《蒲松齡評傳》、《聊齋志異創作論》、《從聊齋志異到紅樓夢》。多次獲得全國文學創作獎,長篇小說《藍眼睛黑眼睛》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學海見聞錄》獲全國紀實散文獎,散文《煎餅花兒》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一等獎,還獲得過全國首屆女性文學創作獎,被評論界稱為“教授文學”,被譽為“教授作家”。 2005年至2007年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馬瑞芳說聊齋》。以現代視角詮釋古代名著,迅速贏得社會各界觀眾的廣泛歡迎,在全國范圍掀起“聊齋熱”。 馬瑞芳教授研究《紅樓夢》三十余年,是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她認為《紅樓夢》對于《聊齋志異》有著多方面的承傳——“聊齋、紅樓都創造了烏托邦,《聊齋志異》還能夢想,還相信夢想;《紅樓夢》卻夢醒了,且無路可走。”
《馬瑞芳說聊齋》
《百家講壇:這張“魔鬼的床”》 《百家講壇:這張“魔鬼的床”》用幽默的筆法講述了講壇背后的趣事。這本書名源于西方神話中有張魔鬼的床,人被捉到床上,長了截短,短了拉長。馬瑞芳在此是指《百家講壇》對主講人來說也是張魔鬼的床。認為這張床的尺寸是:“傳統文化,服務大眾,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正是因為《百家講壇》有了這樣一個嚴格的尺寸,這些主講人被拉上這張魔鬼床后,被重新修理剪裁,使他們適合觀眾的胃口。 學者怎樣上電視?電視是否異化學術?如何從“學術人”變成“電視人”?學者是否應該明星化?明星化的學者是否喪失了學者本來面貌?學術是否應該走娛樂化道路?娛樂化的學術還算不算是學術?上了“魔鬼的床”,主講人被“截短拉長”,是否還張揚個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樣被發現,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閻崇年、王立群、紀連海等人一講成名,生活和心態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馬瑞芳集中概括了幾位學術明星的性格——閻崇年青燈獨對,坐擁書城五十載,厚積薄發;易中天妙語如珠,機智灑脫,哪怕是與央視名嘴對話,照樣揮灑自如,機鋒迭出;于丹為人謙和沖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頑皮活潑,骨子里俠氣激蕩;老夫子王立群命運多舛,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了自己;紀連海懵懵懂懂,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嘎小子,成為名動一時的中學老師…… 2005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上唯一一位女性主講者馬瑞芳以其獨特的女性 視角創下了不讓須眉的收視率。展示《聊齋志異》鬼魅世界的《馬瑞芳揭秘》已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這是繼《劉心武揭秘》和《易中天品讀漢代風云人物》之后,東方出版社為《百家講壇》揭秘系列叢書再添的重量級新作。令出版社始料未及的是,書中對狐貍精的全新分析卻引起了一些男性學者的圍攻。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