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勢雖好,未到采時
受寒冷天氣影響,我區今年早茶采摘時間將比往年有所推遲,預計要等到三月中下旬才會全面上市。不過,今年的早茶質量將好于往年。
昨日,記者在所前杜家村的茶園里看到,大部分茶葉還只有一個短短的嫩頭。杜家村村主任杜諒告訴記者:“受冬季寒冷天氣影響,今年早茶采摘時間比往年有所推遲,起碼要等到三月中下旬才會上市。茶葉種植,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飯,本地早茶具體的上市時間以及今年茶葉的品質,還要看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天氣。”這幾天,蕭山茶葉市場部分店鋪已掛出“2011年新茶”的牌子,這些是來自四川、福建、浙江麗水等地的早茶。
作為茶果之鄉,所前鎮種植了茶園6000余畝,是蕭山最大的茶葉產區。在杜家村種植茶樹的山坡上,村主任杜諒指著尚未抽芽的茶樹對記者說:“去年3月6、7日左右,第一批地茶就采摘了。今年冬季冷的時間長,早茶上市時間比去年推遲了幾天。一般露天栽培的茶樹氣溫在10℃以上會抽芽,這幾天最低氣溫在3℃左右,茶樹還處在休眠期。如果天氣晴好,最低氣溫升到10℃以上,茶樹就能很快抽芽,預計3月中旬就有早茶小批量上市;如果連續有冷空氣作用,氣溫走低,茶葉上市時間就要繼續推遲。”
據了解,我區其他地方的茶園情況也類似。我區現有茶園總面積約2萬畝,年產茶葉600多噸,其中早茶良種3000畝左右,以龍井43、烏牛早、黃葉早等品種為主。“許多茶農都記得去年3月上中旬的倒春寒,一場大雪對蕭山茶葉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茶葉嫩芽凍傷嚴重,許多茶葉產地遇到茶商等著收茶卻無茶可采的局面。”區茶葉協會秘書長楊昌云介紹,“我區茶葉基本上是露天茶葉,茶葉產量、品質、采摘時間受天氣影響大,現在還說不準今年的產茶情況。如果天氣持續晴好,今年的產量肯定會比去年好。”
記者從茶商中了解到,市面上的2011年新茶是上周進入蕭山市場的,產自四川、福建、浙江麗水等地,品種有竹葉青、烏牛早等,陣陣清香引得一些“嗅覺”靈敏的茶客趕來嘗鮮。今年外地新茶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近,但上市比去年晚了幾天,因為外地新茶產地也遇到冬季氣溫偏低的情況,影響了茶葉的萌芽。不過,今年的新茶質量較好,看起來比較豐滿、肥壯。
據了解,我區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湘湖”龍井手工炒茶比賽。今年全區的炒茶比賽,將于新茶大量上市的3月下旬在湘湖景區舉行,以今年早茶的長勢來看,本屆比賽將辦得比以往幾屆更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