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市回民區作為首府城區,位于呼市西北部,是一個回族聚居區,商貿業歷史悠久而發達。轄區面積200平方公里,有回、蒙、漢、滿等23個民族,總人口40萬,其中回族人口2萬余人,約占全市回族總人口的70%。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共有42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十一五”期間是回民區歷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區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就最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95.8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220億元;人均GDP達到91667元;地區財政總收入由6.124億元增加到1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由“十五”的105億元增加到“十一五”的302.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420元提高到2010年的241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6338元提高到2010年的10610元。
•首府商務核心區基本建成
近年來,回民區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和提升第三產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三次產業比例演進約為0.23:17.08:82.69。中山西路商業街作為首府商業第一街,擁有海亮廣場、民族商場、維多利商廈等17家大中型商場、260多家知名品牌專賣店和內蒙古國際大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星級酒店及華夏銀行、銀河證券、肯德基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集商貿餐飲、休閑娛樂、酒店公寓、商務辦公、金融保險等多種業態于一體。隨著投資約35億元的海亮廣場一期工程建成營業,商務核心區商業建筑面積已達82萬平方米,整體品位顯著提升,中山西路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自治區商貿第一街。2010年投資1.6億元的阿拉伯時尚廣場已封頂,正在內裝修。民族商場改擴建工程已完工。中山西路商務核心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106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就業人數約6萬人,商務核心區業態日趨豐富,整體品位顯著提升,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回民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排在自治區101個旗縣區首位,基本實現了打造“自治區商貿第一區”的目標。
•專業市場建設初具規模
總投資約41億元的利豐汽車文化廣場、金海國際五金機電城、京源港國際汽配城、慶元鋼材市場、同創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市場、西龍王廟福勝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北亞清真屠宰廠等14個項目中有10個相繼建成,培育形成了汽車貿易服務、工程機械設備租賃、五金機電產品、鋼材、建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等專業市場的集聚區,為打造“金海商圈”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游業得到迅速發展
近年來,回民區立足本區實際,以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和大青山生態資源為依托,緊緊抓住首府呼和浩特“一核雙圈一體化”發展規劃中“建設大青山旅游帶”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烏素圖生態旅游區建設,投資2億元建成大青山生態旅游景觀路和大青山井爾梁公路。引進并啟動了總投資約48億元的明大山水園、毫賴溝生態移民旅游扶貧開發、大天烏素圖生態園、宇生樂豐園影視文化生態旅游基地、烏素圖溝谷景觀旅游區、內蒙古旅游培訓中心、俄羅斯風情園、段家窯影視文化基地、騰格里塔拉草原文化中心等9個旅游項目,有力促進了本區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全區旅游接待人數由2005年的49萬人次增加到150萬人次,旅游業收入由5.8億元增加到21.2億元,成功打造了區域性消費中心、物流中心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前,旅游業已成為該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工業質量和效益
以自治區級開發區金海工業園區和以電力、化工、機械制造為主的重點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豐泰發電廠投資30億元的2臺35萬千瓦機組擴建項目正在建設,以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以上企業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扎實推進
回民區作為呼市的老城區,區委、政府在城市建設中,不斷加大舊城區改造力度,五年共拆除危舊房屋78.2萬平方米,開工新建166.2萬平方米,建成青城華府、艾博銀河港灣、明澤百度城、明澤廣場、咱家小區等30多個環境優美、造型美觀、功能完善的示范住宅小區。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由“十五”末的24.2平方米提高到現在的26.2平方米。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項目帶動、整體改造”的思路和農民安置優先的原則,加大對二環路以內城中村的改造力度,累計拆除城中村房屋55.5萬平方米,新建約131.7萬平方米。四合興村已經改造完畢。西龍王廟整村改造工程接近尾聲,建成歐星香檳美景、萬嘉康城、桃源水榭等7個住宅小區。塔布板、廠漢板、青山、攸攸板、孔家營、刀刀板、什拉門更、倘不浪、小府等9個村改造工作正在進行。農民居住條件日趨改善,為實現城鄉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和諧優美的回民區正展現出新姿容。
•新區建設不斷加快
西二環路以東、通道北路以西、北二環路以南、海拉爾西街以北約14.28平方公里的回民區新區建設工程,是該區城市建設的新亮點。五年來,總計投資約6億元,建成了成吉思汗景觀街、軍區教導大隊東路、工農兵路、林場南街等4條主次干道,特別是成吉思汗景觀街已成為呼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總投資約183.14億元的內蒙古廣播影視數字傳媒中心、大溪地住宅小區、夢溪苑住宅小區、伊泰商住小區、蘭亭溪谷、歐陸經典、巴彥熱源廠、公交場站等58個項目,已有27個項目開工建設。新區建成后將成為首府具有高端人居環境的重要城市副中心。
•保障改善民生力度進一步加大
就業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培訓等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扎實開展,五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27746人,實現再就業14327人,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9%以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由697元提高到1429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城中村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進展順利。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由330元提高到680元。城市“低保”標準由200元/月提高到34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由720元/年提高到1900元/年,五保供養等其他低收入群眾保障標準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幫扶救助困難群體力度不斷加大,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平臺已經建立。投資100萬元的攸攸板鎮敬老院改擴建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大力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2007年,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建成了清和園住宅小區102套廉租房。五年累計新建廉租房1124套,面積 51792平方米,住房不足15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住房問題得到了全部解決。經濟適用住房建筑面積達到60.06萬平方米,有效解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