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昆明的建筑進入國際化視野?昆明市西山區決定,把“民俗”“婚配”給“時尚”,在昆明建一座東盟國際化的“文化空間”,讓人們能在空間中,充分享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刺激和追求。昨日,位于昆明市圖書批發市場對面的“文化空間”正式開工建設。
“文化空間”大型國際文化市場項目,位于昆明環城西路主干道西側大觀路南側,縱跨新聞路、西壩路與安康路,瀕臨大觀河水域。按初步規劃該項目占地310畝,總投資60億元,分三期進行改造,計劃3年內建設完成。
據悉,“文化空間”項目概念性規劃方案由全球工程設計150強之一的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完成,回遷安置房處于項目地塊區位。按照設計,一期回遷總建筑面積11510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06033平方米,配套公建及設施14150平方米。安置房住宅共有5幢156層(1177套);40層3棟, 23層1棟,13層1棟。預計一期工程將在2年內竣工。同時,該項目的一期工程將充分結合翠湖—篆塘碼頭—大觀河—大觀樓—草海—西山—滇池歷史人文景觀資源,依托“大觀漁火”文化公園打造“符號空間”。
昆明市西山區負責人介紹,該文化空間的規劃將以文化、商業消費為主線,將創意元素和東南亞、南亞,以及內地滇、藏、蜀等多樣民族、地域風情文化融入文化空間,形成集民族文化、都市文化、中外文化為一體的昆明首席城市文化綜合體,建設集休閑娛樂、購物消費和文化創意、文化商務、文化產品創意、生產、流通為一體的高端文化產業聚集地,成為對內對外進行交流合作、展示、制作、共享的規?;?、專業化的文化產業航母,滿足不同文化層次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
“文化空間”項目
所謂的“文化空間”項目,是由符號空間、幽雅空間、經典空間、數字空間、地域空間、記憶空間、生活空間、旅游空間八大空間組成。其中,符號空間將定位成“人文親水平臺、文化休閑天堂”的綜合性城市公園;幽雅空間定位為“中西合璧、時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現代城市客廳”;經典空間定位為“參酌古今,兼容中外,融匯南北的藝術文化長廊”;數字空間定位為“文化先鋒,昆明獨有的藝術骨架,文化企業孵化器,中央文化商務服務區”;地域空間定位為“中國西南和南亞、東南亞藝術產品展示的窗口,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示范基地”;記憶空間定位為“集歷史文化延續、創意展覽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廣場”;生活空間定位為“大型生活館,形成集高品質住宅與高品位康體、文化娛樂等服務于一體的‘雙高’ 文化生活消費核心區”;旅游空間定位為“云南特色旅游的有機構成,學術、會議服務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