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德國這不僅僅是因為,西班牙兩年內,粉碎了德國兩代人的冠軍夢想;這更是因為,作為歐洲區實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好的兩大足球強國,未來數年內,德國、西班牙球員不可避免的要在各個賽事里交鋒!
其實,歷史上,德國和西班牙隊雖有過不少次交鋒,但還談不上“國仇家恨”的地步。世界杯賽場上,兩隊之前曾經3次交鋒,但都是小組賽。歐洲杯賽事里,兩隊交鋒4次,2次是歐洲杯正賽的小組賽,2次是歐洲杯預選賽。其他的友誼賽交鋒,就更無需多談了。過去20戰里,兩隊也算打得難解難分,西班牙6勝6平8負。不過因為沒有多少名局,所以也談不上傳世仇恨。
但2008年開始,一切變得不同。新世紀以來,德國足球一直沒有奪取頂級賽事的榮譽,巴拉克那一代足球人,因此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背負著很多恥辱。2008年歐洲杯,德國隊獲得了最好的機會,德國隊小組出線后,相繼擊敗葡萄牙、土耳其,殺入歐洲杯決賽。那是1996年之后,德國隊最好的奪冠機會。可是面對西班牙,德國隊0-1敗下陣來,屈居亞軍。
對于一支球隊而言,最大的痛苦,莫過于一路過關斬將殺入了決賽,但卻在創造歷史的邊緣,被對手終結了夢想。況且,當前,德國足球正處于一個全面奮起的時期:俱樂部層面,德甲各隊在歐戰賽場上拼命搶分,試圖超越意甲,成為歐洲第3聯賽(上賽季德甲幾乎完成了這個任務,只是最后時刻被意甲以微弱優勢反超);國家隊層面,德國隊完成新老交接之后,實力大振。越是如此,德國人前所未有的渴望一個頂級冠軍榮耀來推動此革命大潮。在此前提下,遭此一敗,德國人豈能不恨?
2年之后的世界杯上,德國隊得到了一個報仇的機會。也許是天意,德國隊受傷病大潮所累,被迫完成了陣容的更新換代。2008年歐錦賽上的德國隊,平均年齡高達28.21歲。由于萊曼、弗林斯、梅策爾德、希策爾斯貝格、巴拉克等老將因為各種原因退出,本屆世界杯上的德國隊平均年齡下降到25.31歲,其中有9名球員年齡在23歲以下。
對比兩年來兩場比賽的出場陣容,德國隊經歷了大幅度的變化。08年,德國出場的主力球員里,有梅策爾德、弗林斯、巴拉克、庫蘭伊、萊曼等人。而2年后,這些人被換為了諾伊爾、博阿滕、厄齊爾、赫迪拉等人。可以說,2008年,敗于西班牙的,是德國的“巴拉克一代”。2010年,來復仇的是德國“厄齊爾一代”。但是,德國足球的兩個時代的旗幟,都沒有完成任務。面對西班牙,兩代德國人都輸球了,甚至連比分都一樣都是0-1!
如果說,2年前,是西班牙人阻擋了巴拉克等人在職業生涯的“夕陽”時段稱霸歐洲,給這一代球員留下了畢生遺憾的話;那么2年后,西班牙人又用一種殘忍的方式,扼殺了德國厄齊爾這一代“朝陽”球員們現在就稱霸天下的夢想。這口氣,德國人怎能咽得下去?
當然,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德國隊目前的平均年齡很小,厄齊爾、托馬斯-穆勒、克羅斯這一批球員,都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批球員,未來十年內都會是縱橫足壇的生力軍。同樣,在西班牙隊方面,伊涅斯塔、托雷斯、拉莫斯等人正值最好年華,佩德羅、布茨克斯、皮克等人的職業生涯也才剛剛起步,未來多年,這批西班牙球員也將是歐洲杯、世界杯的爭冠力量。德國、西班牙兩隊的發展勢頭都值得看好,那么他們不可避免的將在未來多年里,在各個賽場交鋒。所謂一生之敵,就是這個意思。
無論如何,西班牙在德國人身上,兩年時間捅了兩刀,殘忍的、冰冷的、鮮血淋漓的兩刀。德國足球人豈肯坐享如此奇恥大辱?足壇從此又多了一對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