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鐵觀音和龍井、碧螺春等綠茶無疑是中國茶葉市場的主力軍,相比而言,黑茶、紅茶相當遜色。
但近年來,這一切在悄然發生改變,首先是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同時,茶葉市場紅茶逐漸興起,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綠茶企業開始生產紅茶。
“目前,紅茶的市場占有率只有5%左右,潛力巨大。”3月10日,四川林湖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湖茶業)董事長陳崗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記者隨后采訪了多位茶業界的專業人士,大部分與陳崗持相同觀點。
據介紹,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因而受到市場的青睞。
相關資料顯示,“川紅工夫”與“祁紅”、“滇紅”并稱為中國三大紅茶,曾享譽中外。早在50年代,“川紅工夫”在國際市場面市便享有“賽祁紅”的美譽,還獲得多項國際獎項,其品質也一直受到國際、國內的好評。川紅原產宜賓,我國著名茶葉專家呂允福先生贊譽“宜賓是川紅之鄉”。
然而,上世紀90年代, “川紅”突然受到了重挫,在國內外市場上突然銷聲匿跡,名存實亡。
林湖茶葉董事長陳崗對《中國聯合商報》介紹,自2006年開始,鑒于紅茶市場仍大有可為,林湖茶業生產紅茶與綠茶的比例也發生了戲劇性的倒置,“以前是3:7,現在變在7:3。”
林湖茶業的轉型只是眾多茶葉企業的一個縮影,據陳崗介紹,在宜賓當地,就有很多以前只做綠茶的茶企轉型為兩者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