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止跌反彈
前段時間在美元持續貶值的預期下,熱錢涌入香港購買金融資產,以博取人民幣升值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雙重收益。有統計資料顯示,這輪蜂擁入港的資金達5380億港元,接近2007年10月6690億港元的峰值規模。
在這股套利資金的帶動下,港元匯率一段時間以來同恒生指數的走勢開始呈現出密切的負相關關系。國信證券分析師周炳林表示,這種負相關關系已經幾乎嚴格到每個交易日。
然而隨著美元近期止跌反彈,上述套利交易的前提正遭到挑戰。昨日港元對美元早盤微幅走高報7.7519港元,8日則收報于7.7524港元。港股昨日收市報18058點,下跌194點,跌幅1.07%。
昨日在東京匯市,美元對歐元報1.3912,在紐約尾市報1.3900,一度升至1.3806,創5月28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元指數6月2日觸及去年12月18日以來的最低點,最低報78.34,此后迅速反彈。昨日美元指數最高報81.06,比前一交易日上漲0.28%。
四季度美國或加息?
美國經濟數據好于預期,重新點燃了美聯儲的加息預期,這一預期一旦成真,更將使前期套利交易資金紛紛平倉回流,以回補美元空倉。
天相投資顧問分析師湯云飛認為,美元短期弱勢行情已經結束。“美國在經濟面持續轉好的情況下不排除逐漸開始考慮逆轉其寬松貨幣政策軌道的可能性,并預計美國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升息。”
中投證券分析師李云潔同樣指出,美國失業率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已經出現好轉,這是確認美國經濟復蘇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將給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由松轉緊提供空間。預計到今年年底,美聯儲將正式取消前期創設的各種非常規貨幣工具,逐步回收定量寬松,最后一步就是加息。
除了經濟復蘇之外,亦有分析認為,美聯儲加息是為了支撐美元匯價,以為其發行的長債尋求買家。數據顯示,美國本周將拍賣650億美元國債。
流動性可能退潮
國信證券分析師邱志承分析了未來流動性枯竭最有可能的一種路徑,即過多流動性同時流入大宗商品,形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迫使政府必須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這條路徑的流動性持續繁榮的時間比較短,前提是全球的通貨膨脹要起來。
談及一旦資金轉向對市場帶來的沖擊,銀河證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師秦曉斌表示,充裕的流動性已經成為影響股市和推動大盤反彈的重要力量,因此資金轉向對市場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秦曉斌表示,目前對于A股市場而言,雖然新增貸款下降或使流動性受到抑制,但輸入型流動性有所抬頭,對流動性給予補充。但他同時指出,在看不清美元走勢的情況下,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市場流動性變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