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音樂 伊斯蘭經典贊詞誦讀樂調。穆斯林在吟誦《古蘭經》和各種贊詞時根據經文內容和經文的阿拉伯語讀音、發聲規律創制的一種特殊的音樂體系,一般沒有樂器伴奏,其音調抑揚頓挫、純樸清雅,充滿著阿拉伯民族的特點和風格。
它的主要內容是:“喚拜詞”,這是宜禮員在每日五次禮拜前,召喚大家禮拜時吟誦的。伊斯蘭教發展初期,喚拜詞的曲調是統一的。后來,隨著伊斯蘭教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其曲調也具各國民族特點。吟誦《古蘭經》,早期的誦讀者只是帶有簡單的曲調朗讀。在發展中,朗誦越來越接近歌唱,出現了曲調的起伏,樂律的渲染,并滲入了阿拉伯音樂的音調。唱誦者沒有標準的文字樂譜,全靠口授心傳。所唱曲調有一定的旋律和樂理,它可鑒定唱誦者藝術水平的高低。根據阿拉伯語在各國、各地區的差異,《古蘭經》等的誦讀可分埃及調、巴格達調等。在節日和紀念日贊主贊圣是穆斯林的善功之一。贊詞由簡單的音調連串在一起,較喚拜詞、《古蘭經》吟誦的旋律更為豐實、活躍和富于音樂感。蘇菲派把贊念真主和穆罕默德作為啟迪信徒心靈的門徑,他們的贊念活動分“迪克爾·加利”(即高聲贊頌)和“迪克爾·哈菲”(即低聲贊頌)兩種,他們把音樂、歌舞、詩歌引入贊頌儀式中,認為美好的音樂、優美的舞蹈能使人主相交融,人主合為一體,信徒們也可在這一活動中自責和懺悔以往不良的言行。中國穆斯林在吟誦《古蘭經》和節日贊詞時也較多地受到伊斯蘭世界的影響。特別是華北、西北和西南諸省區又各具特色和風格,音調都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