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穆斯林聚居區寧夏回族自治區20年來自費赴麥加朝覲的人數達到了8288人,其中近5年來人數增長尤為迅速。
寧夏伊斯蘭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黑富禮說,從1985年中國恢復組織自費朝覲團以來,寧夏赴麥加朝覲的穆斯林從1988年的15人發展到2007年的1655人,累計共有8288人參加了朝覲。
據介紹,2003年以來,寧夏朝覲人數增長尤為迅速。五年來的人數分別為321人,525人,881人,1085人和1655人。
朝覲,是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中國共有2000萬穆斯林,寧夏是全國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區,在此聚居的回族達210萬余人,超過全自治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擁有清真寺3760座。
記者在寧夏吳忠市東塔寺鄉穆民新村見到70歲的郭庭江時,他剛騎著車從清真寺做完禮拜回來。隨著當年的土坯房變成了六間磚瓦房,喝的鹽堿水變成了自來水,家里添置了摩托車和電腦,郭庭江2000年也實現了他一輩子最大的心愿:去麥加朝覲。
“銀川-北京-麥加”40天的生活讓他終生難忘。而他的老伴也于2005年年底去了麥加,夫妻雙雙成為了村民羨慕和尊敬的“哈吉”。
黑富禮說,赴麥加朝覲人員的增多反映了黨和政府宗教政策的寬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赴麥加朝覲對信眾來說不僅是一個宗教活動,也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加強了信教群眾之間的交流,減少了教派之間的矛盾。
隨著中國穆斯林朝覲人數的增加,2007年12月,繼北京、烏魯木齊、昆明和蘭州4個直接出境點之后,中國在寧夏銀川市增設了第五個穆斯林朝覲出境點。6架包機運送1655名寧夏穆斯林,8小時40分鐘就到了麥地那,既節省了出行時間,也為每個寧夏穆斯林節約2000多元的費用。
據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數據顯示,2007-2008年度,中國各地有1.07萬名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中國公民的權利。
今年78歲的寧夏最大的清真寺——同心清真大寺阿訇楊玉明于1991年和2004年兩次赴麥加朝覲。
他說:“附近1000多個教民有50多個都去過麥加朝覲了。改革開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清真寺過去是坐在山羊皮上做禮拜,現在換成了羊毛地毯。越來越多的人有經濟實力去實現自己的愿望了。”
自從統一組織朝覲以來,政府也委托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具體負責穆斯林的朝覲組織服務工作。相對應的,寧夏伊斯蘭教協會則負責寧夏朝覲團的組織服務工作。
2007年,為確保朝覲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寧夏朝覲團隨團醫生達到11人,攜帶價值4萬多元的醫療用品。在抵達麥加后,他們成立了醫療站,朝覲期間平均每天為50多名穆斯林看病。
同時,寧夏伊協還安排了10位宗教知識淵博,懂阿拉伯語的“伊瑪目”為朝覲群眾解答宗教問題。30多名來自各宗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和9名翻譯從食宿、醫療、交通、安全等各個方面為朝覲群眾提供服務,而且他們的費用均有當地政府解決。
目前,2008-2009年度的朝覲報名、審查工作正在進行中。黑富禮預計,今年寧夏赴麥加朝覲的穆斯林人數在1700人左右,而全國朝覲人數將在1.3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