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生活的細節(jié)
◆馬 暉
女兒下班捎回了一斤糖炒栗子,她一回來就迫不及待的把這個驚喜傳遞了過來。以前女兒小的時候,都是我買東西給她吃,讓她開心快樂,現(xiàn)在卻完全置換了角色,在為女兒長大而欣慰的同時,也感嘆自己正在漸漸步入期待人關心的老年。
(一)
我們小的時候,栗子可算是地地道道的稀罕物了,不僅因為當年國家正值剛剛解放的恢復時期,而且“以農業(yè)為基礎”的基本國策和建國方針,也讓幾乎所有的耕田都種上了清一色的糧食作物,除了人必需的蔬菜之外,經濟作物大概只剩下大豆、花生和棉花。吃飯是那個年代老百姓的首要任務,讓六億五千萬人口都有飯吃也成為考核第一代領導人治國政績的硬性指標和頭等大事,這樣的形勢使那些僅存的果樹尤其是果樹上所收獲的果實,就因為極度的稀缺而“洛陽紙貴”被冠之為“山珍”。平日里即便北京的大商廈也絕少見到堅果類的蹤影,只有每年一度的春節(jié),國家才以嚴格的計劃制憑票或憑證才能限量購買。不過即便是這唯一的機會,我們家也大多投棄權之票,因為當時父親的經濟收入與生活的載荷常常出現(xiàn)逆差,為了優(yōu)先保證我們吃飽飯和有學上,父親母親不得不有所舍棄。好在我們每年都在院子里,沿籬笆種下的向日葵都不負重望的慷慨為主人奉上滿盤的瓜子,這讓我們在過年的歡樂日子里,也因為有自制的堅果嗑牙,少了許多寂寞與自卑,不過栗子之類的稀罕物,仍然離我們很遠很遠。
(二)
有了女兒的時候,濟南的街頭就有了賣糖炒栗子的吆喝聲了,小販總是一邊揮著鐵鏟子翻著鍋里的砂粒和栗子果,一邊大聲吆喝著“熱的!”“糖炒栗子睞!”用很簡單的廣告語卻十分的動感煽情。即便買不起,光是站在旁邊看著那現(xiàn)場制作的激情和飽聞糖稀加熱后噴發(fā),彌漫的奇香美味,也著實是件很過癮的事,因此每個糖炒栗子的攤前都不乏駐足圍觀的人群,老板也不攆,樂得有捧人場的,人多了準有掏錢買的,再說了,不是有句俗話叫“和氣生財嗎”這個和諧融洽的氣氛可是十分的重要。不過,八十年代初,人們手中的錢仍然是緊巴巴的,所以盡管看的人多,場也夠暖,但真正舍得掏錢買的還是少數(shù),而且大多是些有年紀的老人買個半斤一斤的拿回去給孫男嫡女們打牙祭,成年人基本上是沾孩子的光。女兒小時候有幸吃的糖炒栗子,大多是得益于爺爺?shù)奶蹛郏业幕橐鼋怏w之后,這種長輩人隔代的疼愛也就中斷了,接替疼愛她的人就成了我的三哥,女兒的三舅舅。因此這些年,每逢她興致勃勃的買回栗子時,都會感嘆當年有那么多人疼愛她,只不過去年三哥去世之后,這些都成為永久的回憶了。
(三)
記不清從哪一年開始,我們母女的角色開始了階段性或臨時性的倒置,比如我的生日,女兒會送給我一個祝福和一份小禮物,有時她出去逛街也會為我挑選一件毛衣什么的,讓我不勝驚喜,還有冬天她負責買栗子或其他零星食品打發(fā)看電視的漫長時間等等。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在她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以后,開始知道反哺和關愛養(yǎng)育自己長大的母親,那種開心、那種甜蜜的感覺比嘴里咀嚼的栗子更甚百倍。
回想早年我工作之后,按月給母親寄十元錢,每到那個取錢的日子,母親的腰桿都比往日里挺的直,母親說那種自豪感是發(fā)自內心的。后來每逢春節(jié)回家探親,我也都會盡力給父親、母親捎回一些家鄉(xiāng)的土特產,還有特意打聽到的他們當年在濟南生活時最愛吃的東西。雖然父親、母親都屬于那種默默接受、不善表白的人,但是從我自身的感受中也能體會到當年他們二老看到兒女長大成人后的那種滿足與欣慰,只不過要經歷二十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當年的孝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和感動,真的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而且其中也曾經令我產生過不少的誤解,比如我一直以為父親母親不說話就是不滿意、不開心,但是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因為捫心自問我已經盡力了,我的微薄收入和一個人承擔家的重負,其實已經壓的我?guī)缀醮贿^氣來,有的時候,我甚至認為他們另類的不近人情,發(fā)誓再也不回家見他們,這種誤會的病毒我不希望再彌漫到我現(xiàn)在的家庭,感染我的女兒,因此每逢女兒有所表示,哪怕是微小的表示,就像今天買回來一斤不足五元錢經濟價值的糖炒栗子。我也會立刻說出“謝謝”二字,并擁抱和親吻愛我的女兒。
人做好事是需要給予鼓勵和表示感謝的,這種信息的溝通非常重要,因為你的感謝,代表了接受關愛和饋贈,傳遞了感激和快樂,推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與友誼,營造出雙項感恩的氛圍。兒女孝順父母的行為得到了肯定和表彰,父母養(yǎng)育兒女長大成人獲得了返哺與回報,一種良好、向上的人際關系得以維系和發(fā)展,能做到這一點的家庭一定是幸福與美滿的,因為相互的愛使物質完成了向精神境界的轉化。
(四)
女兒買的栗子,是市面上最暢銷的油栗,奇甜、面適度,個頭不大不小,價格居中,每斤四元五角,看的出女兒是那類很精明的買家,雖然拿回家來的時候,栗子已經把那身熱氣盡情釋放在寒冷的路上,那又怎么樣,家里取暖的火爐燒的正旺,抓一把放在爐盤上一會就吸足了熱量,栗子講究熱吃,越熱越好去皮,越熱散發(fā)的香味越濃。但請記住好東西也要點到為止,栗子吃多了也會產生胃酸的負效應,所以每次一小把也就足矣了,剩下的栗子繼續(xù)在紙袋中待命,也許明天或后天,它們也會被送上爐盤熱身,然后以最佳的狀態(tài)完成一粒果實對人類種植的返哺,履行為社會服務的使命。
栗子是安拉賜予我們的珍品,因此在我們享受主的恩賜之時,應心存感激,知感的人才會解讀生活細節(jié)的精華與精彩,體會愛與被愛的魅力與感動,學會了知與感,也就懂得了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個細節(jié)和每一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