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與齋月
1、齋戒——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所謂“五功”乃伊斯蘭教五項最基本的宗教功課,即信仰表白:“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禮拜、齋戒、繳納天課、朝覲。“五功”既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功課,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為人類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和靈魂凈化課程。它利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領域,對穆斯林的身、心進行綜合性、全方位的熏陶和啟迪,從而使人們靈魂深處潛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啟迪和升華。齋戒在五功中享有獨特的地位。真主在“古杜斯”的圣訓中說:“人類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他自己的,惟齋戒例外,它是專為我的,我將欽賜齋戒者。”齋戒之所以能獲得真主欽賜的殊榮,主要是因為其它功課都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惟齋戒沒有任何外表形式,也沒有任何人監督,不會有任何沽名釣譽的嫌疑。所以先知穆罕默德說:“誰在萊賣丹月出于信仰和虔誠而齋戒,他已往所犯的罪過已被恕饒。”
因此,穆斯林特別重視齋戒,他們不管是生活在伊斯蘭國家,或是非伊斯蘭國家,也不管是在政通人和、信仰自由的環境,或是在高壓政策、歧視宗教的環境,都堅持齋戒。倘若不能公開齋戒,他們就秘密齋戒,其虔誠之心,令人敬佩。伊斯蘭教規定,凡成年而理智健全的穆斯林男女,必須在伊斯蘭教歷每年的萊麥丹月履行齋戒功課。《古蘭經》說:“信士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183)齋戒的方法是,在萊麥丹月的每天黎明破曉之前進用封齋飯,誠心立意,并從拂曉至黃昏,禁止飲食、房事、輸液、吸煙,同時杜絕一切非禮的意念和不宜的行為,直到日落后方能開齋。但是長途旅行者、孕婦、產婦及哺乳期、月經期的婦女和老弱病殘等可以不必齋戒,只需根據情況,以還補或施舍的方式加以彌補。這也足見伊斯蘭教是易行的,并不強人所難。《古蘭經》說:“你們中生病或旅行者,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難以齋戒者,當交納罰贖,即款待窮人。自愿行善者,必獲得更多的善報。齋戒對于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2:184)
2、為什么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
伊斯蘭教歷(或希吉來歷、回歷)一年有十二個月,萊麥丹(Ramadan)月是九月。那么為什么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呢?關于這個問題,《古蘭經》明文指出:“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行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凡生病或旅行者,所缺的齋,應在他日如數還補。真主要給你們容易,不要給你們困難,以便你們補足所缺的日數,以便你們贊頌真主引導你們的恩德,以便你們感謝他。”(2:185)這節經文清楚地說明,之所以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主要是因為伊斯蘭教的基本經典——神圣的《古蘭經》是在該月開始降示的。眾所周知,《古蘭經》不僅是伊斯蘭教的信仰綱領和法律源泉,也是穆斯林的道德準則、行為綱領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為了紀念和尊重這部包羅萬象的偉大經典降臨人間,安拉命令穆斯林在每年的萊麥丹月齋戒一個月,清心寡欲,抑惡揚善,靜心學習,以示對真主的虔誠敬畏和感恩戴德。因此齋月也被稱為《古蘭經》月,齋月之貴,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古蘭經》之貴。所以穆斯林在齋月除了封齋、禮拜之外,還特別重視誦讀和學習《古蘭經》。在伊斯蘭國家,穆斯林每天晚上都要到清真寺禮臺拉威哈拜,聆聽《古蘭經》。教長們大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在齋月晚上領“臺拉威哈拜”時,一般是每天誦讀一卷,正好一個齋月誦讀完《古蘭經》全部的30卷。與此同時,各家廣播臺、電視臺都專門增設《古蘭經》誦讀節目,請著名的《古蘭經》誦讀家誦讀《古蘭經》,或播放他們的錄音、錄像。另外,每年伊斯蘭國家的大型《古蘭經》誦讀比賽,以及以《古蘭經》為主題的講座和各種學術研討會也大都在萊麥丹月舉行。除《古蘭經》外,世界上任何一部經典或書籍都沒有得到人們如此的重視和尊敬,足見《古蘭經》影響之大。
值得一提的是,希吉來歷是純太陰歷。該歷法以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遷移至麥地那之年(即公元622年7月16日)為紀元,故名希吉來,意為遷移。該歷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新月的出沒和計算兩種方式運算,沒有潤月,易于使用,不管是游牧人、農民、文盲還是城市人、有文化的人都方便使用。
希吉來歷的主要特點就是滾動性。由于太陰歷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時48分,比太陽歷每年約少10日21時1分。所以萊麥丹月就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循環滾動,約每32,6年循環一圈。這樣的話,居住在地球各個地區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氣候封齋,不管是氣候宜人的春秋季,或是艱苦難熬的嚴寒酷暑,都要經歷一番,使齋戒者的意志得到充分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