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晴朗的星期六,可以用風和日麗來形容。初春的氣息遍布各個角落,那背風而向陽的地方,不知名的青草迫不及待的率先鉆出地皮,在清新的氣息中搖曳歡舞。
按照事先越好的時間,我來到約定地點,從百里之外來接我的車子,早已等候在那里。
春節前夕,我就接到了邀請,預定在陽春三月之初,將為一對新人主持婚禮。之所以預定,除了和主家對婚禮的重視程度有關,更主要的,還因為當今人們對婚禮的形式越來越看中,請一個優秀的司儀來為婚禮增光添彩,成為很多家庭的一個重要著眼點。應該說,我是很多人心目中,較為合格的一位司儀了。不敢說我出類拔萃,或許我的女性身份,很大程度上給了我較其他男司儀更為優越的條件,也未可知。而這場婚禮本身,就我而言,更加顯得非同尋常,因為新郎和新娘都是農村青年,換句話說,我將在農村主持這場婚禮。這在我多年的主持生涯中,實屬開天辟地。雖然生活中的城鄉差距已然縮小,甚至很多方面已無所謂城市與鄉村,但是農村人的風俗習慣、禮節禮義等,卻不一定是和城市人完全一致的。為了能夠使這場婚禮別開生面而又完美無缺憾,自然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情況,和家長及操辦婚事的“總理”安排一下婚禮程序等事宜,算是未雨綢繆吧。
一路行云流水,轉眼抵達新郎家中。這是一個殷實的小康之家,坐北朝南的五間瓦房高大寬敞,銀灰色壁磚在陽光下發出瑩亮的光彩,使得房子通體散發著簇新而蓬勃的氣息,無聲昭示著這所房子的意義和使命。我屋里屋外的巡視著,一邊觀察將要作為婚禮地點的形勢,一邊就婚禮的程序和主人交流著、策劃著。
新郎和新娘的婚紗照赫然掛在每間房子的墻壁上,看上去華麗而妖嬈,真驚嘆化妝師的高明,他們看上去宛如畫中仙子,可謂郎才女貌。當然,僅看新郎,就知道他們應該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了。看他們的名字,我一時禁不住稱奇,不僅同為三個字,而且同姓。新郎中字為“艷”,新娘中字為“麗”;新郎尾字為“鵬”,新娘尾字為“娥”,同為生靈中的佼佼者。作為司儀,我一般比較注重在婚禮過程中就新郎新娘的名字做點“文章”,以求發掘其運交華蓋、前程無量及雙方的機緣天定之法則,目的不過大吉大利、百年好合之寓。漫不經心的一個發現,一時卻叫我感慨連連:“好啊,新人的名字真是暗藏許多玄機,應該算得天作之合啊!你們是自由戀愛還是月老促成呢?”
新郎笑顏如花,說:“是媒人介紹的……”
“媒人慧眼,是有意還是無意呢,做成這樣一份美好姻緣?神!”我禁不住由衷的贊嘆媒人,“到你婚禮的時候,應該叫這位媒人談談他促成這樁婚事的初衷和感想……”我半是打趣的說。
“好啊,曉東可是個‘大白話’呢!”新郎的父親熱切迎合著。
“曉東?”我不自覺的默念著這個名字,覺得好生耳熟。仔細想想,我所知道的曉東也應該是這個地方的人,難道……
聽了我的描述,新郎父親臉上露出激動的深情,急忙撥打電話,對著電話興奮的叫道:“曉東,你在哪里,快過來,一位女士要見你!”
我和曉東初識是在五年前,一次酒會上。清楚記得也是這樣一個蓬勃的春日,我作為外商AHAMOD的翻譯,應甲方邀請,到新世紀酒店做業務洽談。那時候的曉東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小大老板。說他小,是因為他年輕,剛剛三十出頭兒;說他大,是因為他經營一個頗具規模的合金廠,不說日進斗金,也可謂財源滾滾。不知道是出于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還是與曉東本人頭腦靈活、精明強干、頗諳商業運營之道有關,他的生意觸及全國許多地區,甚至打到了國外。我所陪同的AHAMOD,就是他在阿拉伯國家的客戶之一。在沒有見到曉東之前,我就聽旁人對這個如日中天的年輕老板大加褒揚,談起他的時候,無不是贊嘆連連。
及至大家在豪華包間落座以后,我才看到這位傳說中略帶傳奇色彩的年輕老總大駕光臨。他身材高挑勻稱、胖瘦適中,可謂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一身價格不菲的淺色西裝挺括而得體,他的發型是與《上海灘》中的許文強十分酷似,尤其那咖啡色墨鏡相配,簡直翻生周潤發。他左手插在褲袋中,右手頗有風度的掠一下額前的頭發,身后帶了一個“馬仔”,后來知道那“馬仔”是他的副總。
一番寒暄,大家各自歸坐,曉東對肅立一旁的“馬仔”說道:“老三,上茅臺。”我暗忖這家伙有點“耍”,來不來就上茅臺,顯示自己實力了得是怎的?好在我和他一樣是中國人,就算給AHAMOD一點顏色看看,我覺得也無可厚非,長中國人的志氣,展中國企業的威風,未嘗不可。
奇怪,雖然對于曉東最初的傲慢之態略有不屑,作為乙方的翻譯,我本來應該站在AHAMOD的立場上,至少應該和AHAMOD的口吻一致才是。但是,我的意識卻無形中被甲方拖住,差不多忘記了自己是乙方代言人。甲方乙方那推杯換盞的溫馨友善中,卻悄然蘊含著各自的因利益而生的心機與策略;談笑風生中,卻無時不展示著雙方的智慧的較量。曉東不懂英語,但是他那漢語辭令,卻是擲地有聲、句句精彩。他的談吐頓挫有致、從容不迫,有時候海闊天空,貌似不著邊際,其實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到世界局勢、美伊戰爭,小到風土人情,民族習慣,萬變不離其宗,終究與雙方的合作不可分割。他的風趣和機智,常常引得大家會心而笑,使得氣氛輕松活躍、一派和諧。我忍不住想知道曉東的學歷和背景,悄問身旁的劉總,劉總的回答叫我瞠目:他初中畢業,農民企業家。
那天的曉東左右逢源、攻守自如。不懂漢語的AHAMOD,在我一句句的詳細翻譯下,對曉東的論調和言辭連連頷首,不時說著:YES……不必翻譯的時候,AHAMOD會目不轉睛的盯著曉東,表情專注而滿帶欣賞之意。
看得出,曉東是一位善于駕馭旁人意向并長于在類似的場合獨占鰲頭的人,他的表現叫我想起了蘇軾的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對于一個受教育不多、來自農村的“土包子”,我最初的不屑很快消失,隨著接觸的深入漸漸變生一種欽敬和贊許。而曉東,也因為我那次的表現對我刮目相看,他十分感佩于我對他“不著邊際”的“海闊天空”能夠翻譯的那么認真而準確,以致于使得AHAMOD眉開眼笑而心情極佳。那次的酒會,使得曉東爭取了和AHAMOD合作的機會,簽訂了兩年合約。其意義之深遠,可想而知。
后來,我和曉東的接觸多了起來。劉總是曉東的好友,我們便有很多機會在一起,要么共同關注生意運作,要么干脆消閑自在一番,舉杯痛飲、歌舞升平。生活過的轟轟烈烈,友情隨之熱熱乎乎。
一次我看到曉東的眉角有一點疤痕,就好奇的詢問其為先天胎痣還是后天創傷,他笑笑說:“這是戰斗的痕跡。”之后伸出手,讓我看扭曲的指頭和帶疤痕的腕子……他說他小時候不是一個好孩子,長大了也不是個好青年。因為家貧不能繼續上學,于是到處找機會打工掙錢,卻屢遭欺負和打擊。練攤兒時,為了保護地盤而“寸土必爭”;跑長途車,為了爭取旅客而“當仁不讓”;做苦工,為了多掙錢而加班,由于打盹,幾乎“引火燒身”……說道心酸處,曉東一貫清澈的眼睛里,竟然淚光閃爍……
曉東腹內墨水不多,但是因為關注國內外形勢、見多識廣而顯得博學多懂;曉東出身卑微,但是因為如今的事業有成而氣宇軒昂;曉東年輕氣盛,但是因為經歷曲折復雜而變得張弛有度;曉東資產豐厚,但是因為懂得創業不易而深謀遠慮;曉東豪氣沖天,但是因為珍惜朋友情誼而彬彬有禮。他善于吸取、精于籌劃、潛心打理、真誠付出,在生意場上游刃有余,在人際關系上左右逢源。作為他的朋友,我得到了他許多的關懷和照顧,也從他的身上感悟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并被他的堅韌和毅力所打動……
幾年的相處,我和曉東成為知己。在我需要的時候,他總是及時出現,就像周華健歌中所唱:給我關懷,為我解憂……一次聚會,有醉者對我圖謀,曉東力挽狂瀾,排除危險;一次遠游,我山野迷蹤,曉東不顧一切找到我,全程保護;最難忘那次我夜間出門,車半途拋錨,曉東風馳電掣而至,使我惴惴的心得已安慰……
后來打電話,曉東的號碼成空號。我問別人,他們也一片茫然。郁郁中,轉眼就是數年……
院外車門關閉的聲音,喚醒沉浸在回憶中的我。緊接著聽到院子里一聲“誰要見我?”,話音未落,一個倜儻的身影登上臺階,玉樹臨風般的來到客廳。還沒等我站起來,早見曉東劍眉一挑,雙目晶亮,“雪兒!”,他的一雙大手,把我的手緊緊握住……
他依然那么瀟灑,歲月似乎沒有在他的臉上留下什么痕跡,只是原本的白皙變成了陽光般的顏色,使他顯得成熟而穩健了。面對這張曾經熟悉而今略顯陌生的面龐,我百感交集,若非眾目睽睽,說不準我就會撲到他的懷中,潸然淚下了。
“真是緣分啊,想不到媒人和司儀是老朋友。更想不到我兒子的婚事這么幸運——曉東做媒,曉東的朋友做司儀!”新郎的父親大發感慨。一旁的人們無不一疊聲的稱奇,看著久別重逢的我和曉東,也沉浸在激動和歡快中。
接下來的午宴自然是歡欣沸騰,每個人沉浸在喜悅中,尤其我的曉東的重逢,更是為宴會增添了濃郁而熱烈的氣氛。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曉東的表現也足見他的興奮。我們坐在一起,推杯換盞,暢敘別離之情。曉東一如當年談笑風生、神采飛揚,他衣著考究、裝備齊全,尤其那經典的發式,依然風度翩翩,最經典的是曉東那輕掠前額的手勢,那叫一個帥呆了。看起來,他這幾年的事業應該是一帆風順的、未經任何坎坷的。
但是曉東告訴我,就在前年,當他驅車從我的城市趕回工廠的途中,遠遠看到前方大火熊熊,照亮黑暗的夜空,那氣勢壯觀無比,令人震撼。他暗想,不知道誰的工廠遭此大難,這一場大火定會使事主遭受不小的損失,不說一敗涂地,也可能傾家蕩產的!
火隨風勢,眼看一團火焰越升越高,而且有蔓延趨勢,半個天空被映照的如同白晝。隨著車子一米米靠近事發地點,曉東的心頭也開始越來越緊的繃起。雖然這個地帶工廠云集,小作坊也星羅棋布,但是憑直覺,再看那火焰的位置,他開始感到情況不妙:莫非自己的工廠起火了?
及至車子駛近,他的原本繃得很緊的心,一下子要崩潰了!那熊熊燃燒的工廠,正是自己的無疑……
由于電線破損而發生短路,操作間里的很多易燃物率先燃燒,又是深夜,大多數工人早已休息了,只有一個工人在值班。等到他發現火苗的時候,早已為時已晚。一場大火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他幾年來辛苦經營的工廠化為灰燼。這一把火,燒掉了近百萬的資產,大部分設備報廢,整個廠區狼藉一片,滿目瘡痍。
“萬幸,我的工人沒有死傷一個。他們那么奮力的撲火、搶設備,卻都安然無恙,這是我不幸中的萬幸啊,呵呵……”曉東仿佛在談鄰家的事情,那一夜似乎不曾在他心中留下什么痕跡,時過境遷,他的講述平靜的一如杯中的五糧液。看著我憂慮與關注的眼神,他拍拍我的肩膀:“都過去了,我不是很好嗎?你也看見了,轎車更高級,穿戴,”他抻抻挺括的西裝前襟,“看,九牧王……當年幾乎破產,但是我沒有趴下,硬挺著,東山再起了……”他笑靨淡然、氣定神閑。我想,他一定經歷了非同尋常的困難與艱辛,只不過,他一貫的淡定和坦然,還有從不服輸的性格,使得他藐視一切艱難險阻而以一顆從容的心,面對事業的挫折和命運的挑戰。也許,我們之間關系的中斷,與他的磨難不無關系吧?!
看著意氣風發的曉東,他的臉陽光明媚,他的笑燦爛舒暢,他的眼神晶瑩透亮,他的眉宇,堅定而從容。莫名的,我的心頭酸澀,眼前的曉東,一如電影中的蒙太奇……
夜幕降臨了,午宴依依不舍的結尾,醉眼迷離的人們,依然流連在酒店門前,道不完的別情,說不完的珍重。和曉東再度握手的剎那,他還是忍不住擁抱了我,眾目睽睽之下,他沒有掩飾自己的歡欣與激動,我也沒有在乎別人究竟會不會懷疑我和他的“純潔”度。因為,我們對于當初的別離和今天的重聚,真的是無比感慨,也無比珍惜,個中滋味,也只有我們兩個懂得。一個擁抱,其實遠不能表達我們對彼此的思念,更不能詮釋久別重逢而又因為一樁婚事讓我們再度攜手的這份情緣。
感謝緣分,讓我們曾經相知;感謝緣分,讓我們再度相聚。
祝愿曉東,永遠平安,永遠春風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