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木塔格沙漠里的這兩棵胡楊,已經相守了百年,它們的生命力讓經過此地的人們為之驚嘆。
這是一個哀傷的五月,數萬生命失去顏色,無法不讓人為逝去的生命心痛。但同時,生命的堅強也在此時凸顯。一百多個小時的頑強堅韌,成就著生命的奇跡。正如同,20日記者在庫木塔格沙漠腹地所見,那兩棵孤獨的百年胡楊樹,在狂風吹過,風霜侵過,卻依然是茂盛面貌。
5月20日,晴天,清晨如汩汩的泉水帶來清涼的風。此時的沙漠是溫順的,光著腳丫在沙漠中奔跑,在沙漠中享受著黃沙的柔軟,那一瞬間,已經忘了沙漠的冷酷,也忘記了此行的目的。
一陣轟鳴聲攪亂了清晨的寧靜,看似笨重的沙漠沖浪車已經發動,維吾爾族司機艾爾肯忙著在為車做最后的檢查,10分鐘后,我們將乘坐這輛車前往“大腳印”處,大腳印離庫木塔格景區直線距離10公里,但實際路途近30公里,因為沿途都是大沙山,這輛沙漠沖浪車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庫木塔格沙漠景區的劉富安主任開始為記者介紹要去的神秘地帶,據說,從飛機上觀看,像是一個大大的腳印,腳印的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而大腳印卻是堅實的雅丹地貌特征的土地。更神奇的是沙漠與雅丹地貌即將接壤的沙漠地帶,有兩棵蒼翠的百年胡楊,胡楊樹上還有一個鳥巢,棲息著兩只不知名的小鳥。而在世人眼中,沙漠是干旱、荒蕪、殘酷的象征,聽完劉主任的這番描述,記者對那片景致充滿期待。
艾爾肯招呼著要出發了,車一沖出去,記者的帽子也隨之飛了出去,很想去撿回來,艾爾肯卻告訴記者,我們維吾爾族,規矩有呢,出門不走回頭路。記者眼睜睜地看著那帽子被風吹得越來越遠。
庫木塔格沙漠沙山遍布,一路的爬坡與俯沖,終于沖上座高大的沙山頂上,雅丹地貌在清晨的云靄中出現在我們視線之中,雅丹地貌被沙漠環抱,靜靜地躺在那里,像個熟睡的嬰兒。連綿的山勢中,竟然意外地發現有一個烽燧閃現其中,劉主任告訴記者,那是雅丹地貌形成的烽燧,并不是真正的烽燧。遠遠地看到沙漠中有一抹綠色進入眼簾,隨著車的前進,綠色越來越清晰,兩棵胡楊。
車未停穩,記者已經快速沖下車,一路快跑上了沙山,在幾座沙山之間,兩棵綠枝茂密的胡楊生機勃勃,在還有一米處記者停下腳步,帶著一種對生命的崇敬觀賞著這兩棵胡楊,兩棵樹枝丫秀美,各有風骨,猜想著這是一對來自古樓蘭的情侶,在經過漫長的沙漠行走后,筋疲力盡,葬身沙漠,化為兩棵胡楊,生死相伴。
在胡楊樹繁多的枝葉中,偶爾飛起兩只鳥,“啾啾”地叫著,不時羞澀地躲到樹葉下,兩只鳥一同飛起,一同落下,一同歡快地相守。
返回的途中,記者發現,就在距離兩棵樹不遠處,一口廢棄的枯井,冒著清澈的泉水,生命,在沙漠,就這樣被輕易感動。
黃沙之中穿梭,記者久久沉思,兩棵胡楊,拼命地向下扎根,將自己的根穿過黃沙,一直扎進地底深處有水的地方,抵擋著肆虐的狂風沙塵,相守了百年,也許還要相守千年萬年,相信沙漠腹地生命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