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節假日、黃金周等重點游覽時期,北京市各類旅游景區都需要在景區門前設立“安全疏導緩沖區”,通過控制游客數量等方式保證游客安全。22日,《北京市等級旅游景區安全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實施,對景區的安全標識、緊急預案以及交通導向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
景區將新設安全疏導緩沖區
市旅游局副局長安金明表示,根據《規范》,今后每逢節假日、黃金周等游客相對集中、易發生各種安全事故的旅游高峰時期,各等級旅游景區都要設立景區游客安全疏導緩沖區。“比如說,一個滑雪場的最大載客量是2000人,那么當它里面的游客數量達到2000人時,滑雪場就不得繼續接待游客,而是在門前設置一個‘緩沖區’,等里面的游客出來之后,才可以讓緩沖區的游客進去。”
安金明表示,設立“緩沖區”是減少、防止擠傷踩踏和治安案件發生的重要措施,應當設立在地域開闊、便于疏散的區域。
安全信息標識將規范化
《規范》要求,非游泳區、非滑冰區、防火區、禁煙區等特殊區域都將設置明顯的禁止標志;地質災害、天氣變化、洪澇汛情、交通路況、治安形勢、流行疫情預防等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游覽安全提示信息也將通過有線廣播、安全須知、宣傳手冊等形式及時發布。
據了解,大多數等級旅游景區自然景觀是主體,自然環境復雜。在目前的客觀條件和自然條件下,景區內不可能安裝自動報警和滅火裝置。因此,必須設置明顯、規范的警示標志,隨時提醒游客注意。
照明設備需數量充足
安金明表示,景區游覽線路的規劃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道路交通條件,運營中纜車、觀光車、客運索道等設備須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游覽工具的駕駛員應當經過專業技能培訓。
此外,景區內環境復雜,多數游客都是第一次游覽,當夜幕降臨后,特殊的地理環境可能使景區成為迷宮,因此,《規范》要求景區配備數量充足、功能有效的照明設備。(記者楊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