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的方式
埃及人稱親吻為"布斯",嘴對嘴的接吻局限于情人和夫婦之間,而且在公開場合是禁止的,據報道,曾有一對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公園中情到濃時禁不住擁抱親吻,恰好被警察看見,被帶到警察局,在交付罰款后釋放。夫妻一方出遠門,在車站或機場送別和迎接時,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臉頰。
有一種吻可譯為"吹吻",方法是將右手掌張開,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氣,把"吻"吹給遠處的人,
此外,有表示喜悅感情的吻,如兒女考試成績優異或獲獎,父母摟抱兒女,邊說:"謝謝,謝謝",邊親吻他們的臉頰。表示尊敬的吻,則是吻手背,兒女對父母,弟弟對兄長,年輕人對長者,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或有權勢威望的人實行吻手背。
中國人在埃及
埃及人的交往禮儀既有民族傳統的習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兩者皆有,上層人士更傾向于歐美禮儀走出國門,中國人就成為"外國人",處于外國環境之中。對于每個人來說,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儀容與形象,男士應刮胡,頭發整齊;女士可適當淡妝,但不應濃汝艷抹,給人以輕浮風騷之感,穿著要整潔,并要注意場合,筆者曾見到一些初次出國的女士,穿著絲絨旗袍和高跟鞋逛公園,自以為很美,殊不知穿錯了場合,令人發笑。在埃及,一般說正式場合穿西服,家訪穿襯衣不扎領帶,外出游玩宜著T恤衫和旅游鞋,總之,出席一項活動時要斟酌一番,要跟多數人和諧、合流。
埃及人見面時異常熱情。一般情況下,見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問候的人說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問候語---"安塞倆目爾來庫姆"(直譯為"和平降于你",意為"你好")。我國穆斯林簡稱它為"色蘭"。如果是老朋友,特別是久別重逢,則擁抱行貼面禮,即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貼一次或多次。而且還會連珠炮似的發出一串問候語:"你好吧?""你怎么樣?""你近來可好?""你身體怎樣?"等等。
如果你上門拜訪朋友,主人會一次或多次地重復說:"愛赫蘭烏塞赫蘭烏邁爾哈板"(意為"你遇到的是親人。你走的是平原,歡迎你")。有時也簡單地說:"愛赫蘭!愛赫蘭!"女性之間出于禮貌或表示親熱。更多地采用溫柔的貼面禮,一般是先右邊貼一次后左邊一次。異性之間通常是握手。只有親戚之間行貼面禮。男女之間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動伸手。握手時不應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對面握。男士在握手時必須從座位上站起來,女士則不必,可以繼續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諱外國人家訪,甚至很歡迎外國人的訪問。并引以為榮。但異性拜訪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間,男女同學、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訪。除貧困戶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廳。臥室作為私房是不歡迎外人入內的。家訪時應主動問候老人并與之攀談,埃及人樂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應在聊完一個話題后告辭。主人對客人說:"邁阿。薩拉麥")直譯為"平安伴隨你",意為"一路平安"或"再見")??腿瞬灰酥貜痛嗽挕H钥烧f:"阿塞倆目。爾來庫姆"。
骯臟的左手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臟活時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干凈的。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甚至被視為污辱性的。
婦女的禁忌
按伊斯蘭教義。婦女的"迷人之處"是不能讓丈夫以外人的窺見的。即使是同性之間。也不應相互觀看對方的私處,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裝是禁止的。哪怕是嬰兒的身體也不應無掩無蓋。街上也不見公共澡堂,在埃及。看不見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婦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褲的男人。雖然。埃及人對外國人是寬容的。不像某些 伊斯蘭國家那么嚴厲,但必須提醒一點;在埃及穿背心、短褲和超短裙是嚴禁到清真寺去的。
不要打哈欠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盡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噴嚏。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應轉臉捂嘴。并說聲"對不起"。埃及人討厭打哈欠,認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個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說:"請真主寬恕。"而打噴嚏認為不一定是壞事,一個人如果在眾人前打噴嚏。則說:"我作證: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邊的人說:"真主憐愛你"。他接著說:"真主寬怒我和大家"。
顏色的喜好
關于顏色。
一般來說。埃及人喜歡綠色和白色,討厭黑色和藍色。他們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時,稱"白色的一天"。而不幸的一天。則稱做"黑色的一天或藍色的一天"。對真誠坦率的人稱為"白心",而稱充滿仇恨,嫉妨,奸詐的人為"黑心"。埃及的喪服為黑色。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裝。以表示莊重和顯示其威望。
目光有毒的寡婦
一些埃及人常把自身的某些生理現象與吉兇禍連在一起。耳朵嗡嗡作響時。埃及人認為有人在念叨他。趕緊將耳捂住。并琢磨著是誰正在說他。一般認為,右耳鳴是壞人在罵他。左耳鳴是親人在惦記他。問候他。民道:"耳朵嗡嗡響,好事天天來。" 眼睛亦如此。右眼皮跳被視為倒楣的事要發生。而左眼皮跳,則是好運來臨的征兆。故老百姓說:"真主啊,讓它變為好運吧!"若是右手手心發癢??赡苡信笥褋碓L。而左手癢將會走運獲利。埃及人常把眼睛與嫉妒聯系在一起,認為有人眼光帶毒。稱之為毒眼。他的目光掃到人與動物身上。人與動物便會死亡;掃到東西。東西將會毀壞,防止毒眼的方法是:燃香,帶面罩或在小孩脖上掛一小口袋細鹽。在錫瓦綠洲,習俗認為新寡婦必須在黑暗的房間里禁閉一段時間,由女傭送進去食物。禁閉期過后。她出門到泉源處沐浴。這時有人走在她的前面一路高喊,讓行人趕快躲起來,因為她見到的第一個人將會被她的目光毒死。
埃及人的針
針是縫衣的工具。幾乎是家家必備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卻有幾分神秘的色彩,每天下午3~5點。埃及人決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戒律,據傳說,每天的這個時間里,有天神下凡賜給人們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親自體察人們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賞賜會越多;越窮的人。所得的賞賜則越少。而窮人整天總是穿針引線,縫縫補補,為了使窮人得到的賞賜多一些,免于窘困終身,所以人們在這個時候絕不賣針。在這個神話傳說的影響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連夜晚也不敢做針線活,否則認為會給自己的母親帶來災禍。農村里有些婦女把借針也看作忌諱之事,在非借不可時。出借人要把針插在面包里遞給借針人,借針人也不敢當面用手把針取出來。
針有時也成為一些婦女相互對罵的口頭語,如果一個婦女被人罵作針,那她便如同受了奇恥大辱,痛不欲生,如今,針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獨特的。傳奇般的地位,對針的忌諱也沿襲下來,成為埃及民間的一個習俗。
埃及式商務會見
約見政府官員,公司和企業的負責人或者家訪友人,無疑須預約,不宜當不速之客。但因特殊情況冒味造訪,好客的埃及人也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見怪,他們始終微笑地表示歡迎,說:"我家(辦公室)的大門一直為你開著,歡迎你隨時來。"工作性的會見均在辦公室進行,除了高級官員,沒有人把你當做貴賓而派人在門口等候,接送你到會客室。會見的人也往往邊辦公邊同你談話,例如,下級送一份須簽字的文件,或請示對一件事情的處理意見,或者外面來一個電話交談幾分鐘,此時你就被冷落在一邊,無人理睬。遇上幾次,你就會慢慢習慣于這種埃及式的會見。
受歡迎的兒童
埃及人對兒童極其寬容,你會發現他們在哪兒都受歡迎:賓館、飯店、清真寺和考古遺址。但是要注意,不要因為不謹慎而造成對兒童的傷害。要注意沒有保護設施的遺址和交通設施,一定要使你的孩子受到細心照料,并且準備防曬的衣、帽、太陽鏡。一些高級賓館通常提供兒童看護,而且醫療服務也不錯。
兒童可能更容易適應周圍陌生的環境,他們可能發現街市上的服飾、氣味和喧鬧聲比博物館和墳墓更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更喜歡乘馬車、駱駝、雙桅帆船旅行。聲光表演看上去神秘而有趣。新奇的旋轉餐廳和室外飯店,金字塔下的野餐,都會在孩子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