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7-12
報告指出,在世界一些最貧窮的國家,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實現MDGS的進展緩慢,世界最終成功實現MDGS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發達國家兌現援助承諾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高級別會議7月2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會議并提交了《2007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回顧過去7年半全世界在千年發展目標(M D GS)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下一個7年半世界應當進一步采取的行動。
潘基文表示,盡管世界人口急劇增長,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的極度貧困人口從1990年的12.5億人下降到了2004年的9.8億人;上小學的兒童比例從1990年的80%上升到了2005年的88%;同時,由于在天花、結核病、痢疾和瘧疾方面的集中干預,兒童死亡率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他對這些統計結果感到備受鼓舞。
同時,報告展現了一幅不平衡的圖景:在第1項減貧目標上,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而西亞的貧困率增長一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進步微乎其微,這一地區人口的貧困率仍然高達41%。在第6項抗擊包括艾滋病在內的主要傳染病的目標上,進展也不盡如人意,全球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從2001年的220萬上升到了去年的290萬。
潘基文表示,這份報告顯示在世界一些最貧窮的國家,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進展緩慢,但報告的主要信息仍然令人鼓舞,它表明,千年發展目標在大多數國家仍然是能夠實現的,但需要政治領導人采取緊急的和協調的行動。他指出,世界最終成功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發達國家兌現援助承諾。
據了解,千年發展目標確定后,發達國家在2002年召開的蒙特雷發展籌資會議上曾經承諾,每年將國民總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目前僅有5個國家達到或超過了這一目標,包括丹麥、盧森堡、荷蘭、挪威和瑞典。全球的官方發展援助甚至在2005年~2006年度出現了自1997年以來的首次下滑,下降幅度達5.1%。這一趨勢與千年發展目標第8項確定的為了發展而達成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的宗旨不相符合。
潘基文希望發達國家能夠做得更多,而發展中國家也應當確保將千年目標當做國家的首要政策,同時關注良政、管理、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教育和衛生。
援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加強能力建設、公平地參與全球貿易、從全球化過程中受益。為此,世界貿易組織在2001年發起了旨在以貿易促發展的多哈回合談判。經過6年左右的談判,多哈回合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潘基文指出,世界急需多哈貿易談判圓滿完成,解決全球貿易機制的不平等,以便促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